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4年03月01日

我市今年卫生健康重点工作明确

建好区域医学医疗“双中心” 建强核医学高地

本报讯(记者 曾念)2月26日,记者从2024年泸州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泸州将奋力推进区域医学、医疗“双中心”建设,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并以全国领先的核医学特色诊疗技术为基础,推进核医学高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竞争力、引领力、辐射力。

2023年,泸州卫生健康综合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排名第三位,同时成功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县级医院“三甲”实现零的突破。

2024年,泸州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推进国家和四川区域医学、医疗中心建设。具体而言,将巩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获批省级医学中心创建成果,支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申报省级口腔医学中心、泸州市人民医院申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开展肿瘤精准治疗、器官移植等疑难危重症业务,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力争年底恢复人体器官移植资质;加快临床重点专科均衡布局和区域专科联盟建设,重点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内分泌、创伤专科能力建设,新建省、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力争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以上。

推进核医学高地建设,是泸州的创新工作,也是今年的重点任务。泸州将推进核医学诊疗、产业一体化发展,建设核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西南医科大学肿瘤核医学中心项目力争年底前主体完工;争创国家卫生健康委核医药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医药重点实验室,重点布局放射性药物开发、转化、生产和临床应用,积极引进相关核医药企业,形成核医药汇聚地。同时,布局县级核医学基础支撑,推进“一县一核医学科”建设,构建县级三级综合医院学科体系。

基层医院是老百姓看病的重要场所,如何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泸州将推动县级医院建设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临床服务“五大中心”,以及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在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标准化发热门诊,一般乡镇卫生院建立标准化发热诊室。全面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2024年,泸州还将支持中医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医疗美容等产业发展,并力争年底实现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川南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期)、川南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中心等项目主体完工。推动出台《泸州市中医优势病种按床日付费工作方案》,完善调整中医药服务价格,增加按疗效付费病种数量;力争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电子健康卡全流程“扫码就医”、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线上查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