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牟敏 熊磊
1月26日,春运拉开序幕,泸县的在外务工人员陆续回家团圆。春运,不仅圆了在外务工人员早日回家的心愿,也见证了泸县交通的快速发展。
在泸县客运中心站,拖着大包小包的乘客络绎不绝,一辆辆干净整洁的汽车陆续进入车站,载回了外出务工的泸县人。
“以前春运高峰时,我们每天都安排了5班39座中长线客车到成都。现在乘客变少了,我们就缩减成了2班19座的车。广东、浙江等超长线客车也从以前的每天20至30班缩减到了现在的10班左右。”泸县客运中心站站长邹玉梅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群众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
变化的,还有泸县交通路况与各类便民服务的不断优化。
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助力泸县经济发展,2012年起,泸县先后修建了福清路、云百路、福瓦路、港城大道、龙城大道等交通干线,进一步完善了骨干公路网络体系。与此同时,泸县在2007年至2018年加快建设“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公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走上水泥路,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出行难题,全面改善农村交通基础条件。
目前,泸县客运中心站每日平均人流量1000余人,春运期间相较于平时增加了20%左右。为了方便广大群众更快回家,泸县客运中心站利用便捷的农村公路,协调农村客运班线,为群众提供站对站、门对门服务。
“以前大家从全国各地到泸县客运中心站下车后,还要自己联系车到各个镇上去,有时候要等一两个小时才有客运班车。现在我们调整了农村客运班线,乘客在客运中心站下了车就能马上乘坐农村客运班车直接到家门口。”邹玉梅说,“春节后有外出务工的,我们也会通过农村客运班线将他们从家门口接到客运中心站,然后换乘超长大巴,平安将他们送达沿途乡镇的厂房门口。”
除了便捷的农村公路网,泸县还加快构建“铁公水空邮”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构建以泸州云龙机场、G8515泸荣高速公路、绵泸高铁内自泸段、渝昆高铁等为骨架的外联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2018年9月10日,泸州云龙机场正式通航;2019年12月底,G8515泸荣高速公路泸县段建成通车;2021年6月28日,绵泸高铁内自泸段正式通车,泸县自此进入高铁时代;2022年10月1日,泸永高速公路正式通车;2023年,渝昆高铁泸县段如火如荼地加紧建设,这一年,泸县还进入了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行列……泸县交通正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趋势。
由于泸县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和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段时间以来,驾驶私家车回家过年成为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方式。在广东中山从事建筑行业的毗卢镇罗汉坝村6组村民莫炳奎便是其中之一。
1月31日,莫炳奎一家从中山自驾回家。“我们开车回来24小时左右就到了,今年走的泸永高速公路,路面宽敞平坦,跟以前相比,节约了一个多小时。”莫炳奎说。
在泸永高速公路通车之前,莫炳奎过年回家需要从奇峰镇绕路回家。现在,莫炳奎可以直接通过泸永高速公路在玉龙湖收费站下,再开半个小时车,即可到达毗卢镇老家。
除了高速公路,高铁也让泸县人民开启了春运新旅程,见证了“泸县速度”。
今年35岁的玉蟾街道朝阳社区居民杨建在天津工作,说起近年来泸县高铁的发展变化,他连连点赞。“这几年回老家都是从成都坐高铁回泸县。以前高铁没有开通的时候,坐大巴车要花三四个小时,现在一个多小时就到家了。”杨建说,“等渝昆高铁通了,我回家就多了一个选择,会更快更方便,挺期待的。”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渝昆高铁建设和隆黄铁路(泸县段)扩能改造,加快推动自永高速公路、江泸宜高速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S437泸县段等国省干线改造,实施灾后重建环线、‘东岳’环线、神仙桥码头疏港公路等一批美丽乡村路、产业路,让交通更好服务泸县经济社会发展。”泸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胡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