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3年11月27日

王大授: 见证纳溪茶从零星种植到30万亩

讲述人:王大授(纳溪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记录者:本报记者 许亚琴

1962年,我到纳溪县(后改为纳溪区)农业局多种经营站工作。1967年,县农业局把发展茶产业的重任交到我手上。此后的31年间(直到我1998年退休),我积极参与了纳溪茶产业发展。

与茶结缘的50多年里,我见证了纳溪茶业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成片发展的历史进程,从没有高档茶叶品牌到有多个茶品牌,纳溪茶产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步行30多公里,说服公社负责人发展茶业

过去纳溪用于生产的茶叶都是零星种植或是采自野生茶树,生产的粗茶量少而且口感粗糙,普遍卖到几元钱一斤。全县一年茶叶产量就几百斤。直到1967年,纳溪茶业发展迎来了重大转折。

这里有个背景,当时,国际上很多国家需要进口茶叶,国内很多地区也急需供茶,但中国的茶叶产量远远不够。当时,国家要求大力发展茶产业。

这一年,宜宾地区响应号召,开始利用川南地区适宜种茶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茶业。宜宾地区农业局组织开展了茶业发展的集中学习,要求每个县派一个人去,我正是当时纳溪县派去的那个人。

根据茶业发展新要求,我们要在缓坡地段开辟“环山带状”的新式茶园。纳溪原有零星种植茶叶的发展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需要成片集中发展,发展新式茶园的重任便落到了我的肩上。

学习归来的当年冬季,我开始在当时的文昌公社建设新式茶园样板,开会动员农民种茶,现场培训、示范、推广新技术。但是一开始并不顺利,农民都想多种粮食填饱肚子,对种茶提不起兴趣。“年年种茶不见茶,一年种、二年铲、三年光板板”是那时农民种茶的真实写照。

为了发展新式茶园,我跑遍了种茶的十七八个公社,说服公社负责人,挨家挨户做农户思想工作。那时出行全靠走路。我每天就戴着草帽、背着水壶,早出晚归,一天少则步行10多公里,多则步行30多公里。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绍坝公社。时任公社党委书记许星彩听了我的介绍,思想通了,从最开始的抵触到主动建设新式茶园,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他随即号召农户,用军事化管理推进茶业发展,一个生产大队就是一个“连”,一个生产队就是一个“排”,用一个周的时间开辟出了3000亩新式茶园,成为当时的学习典型。

经过三年的示范、推广、动员,新式茶园在纳溪县全面开花,乐登、和丰、绍坝等10多个岩区公社发展了一批新式茶园。至此,全县茶叶生产迎来转折点,纳溪茶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在我接手发展新式茶园的20多年里,新式茶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1982年,全县茶园面积近2万亩,年产茶约500多担,建成茶场80多个,制茶设备已初具规模,部分茶场已进入半机械化生产。这时,茶叶生产已经成为山区农民经济来源的骨干副业。

我制作的凤羽茶成了纳溪叫得响的茶叶品牌

起初的纳溪茶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高档茶品种。纳溪茶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叫得响的品牌。

我热爱从事的茶业工作,长期钻研茶叶的栽培管理和制茶工艺,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经验。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棉花坡镇金凤村蹲点,从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等12个良种中分别采摘鲜叶进行制茶试验,精心研制高档茶叶,以提高纳溪茶叶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1980年,宜宾地区组织我们到上海、杭州参观,学习茶叶生产的先进经验。在杭州茶科所,龙井茶的制作方法启迪了我,坚定了我创立纳溪名茶的决心。回来后,我借鉴龙井茶的制作方法,以我引进的福鼎大白茶为原料,研发了一款新茶。

经过反复试验和制作,我最后试制成功了一种扁形的具有独特风格品质的高级绿茶。此茶诞生在金凤山茶场,而金凤山恰有关于金凤凰的传说,于是我为这种扁形恰似金凤凰羽毛的新茶取名凤羽茶。

我把亲手制作的凤羽茶送到宜宾地区参评,获得国内顶级专家好评。当时,中国茶科所俞寿康教授连泡三开凤羽茶,并找到我询问制作方法,他认为凤羽茶的制作非常成功,突出了清香味这一特色,但还可以在品质上再提升。回来后,我结合俞教授的建议,随即对凤羽茶的制作进行了改进。

1983年至1986年的4年间,我试制的凤羽茶连续获得四川省优质名茶奖,与当时同获此奖的竹叶青齐名。

2001年,凤羽茶获得中国(成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同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有了制茶经验,我带领大家制茶。学习一些名茶的制作方法后,我们试制出了乌龙茶、龙井茶、红茶、花茶等,当时纳溪制作的乌龙茶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远销日本。

退休后,我又回到金凤山,成功试制了“川南雀舌”这款新茶。2014年,“川南雀舌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纳溪茶业发展史上又多了一个茶品牌。

在我的培训和传授下,杨远妃、吴敬之、唐顺金等纳溪新一批“茶人”脱颖而出,“早春二月”“普照雾隐白茶”“岩缝雪芽”“瀚源有机茶”“瀚源黄茶”“凤岭黄金芽”等纳溪特早茶系列品牌相继获得国家级奖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受国内国际形势影响,纳溪茶业发展也经历了短暂的低谷期。茶农纷纷砍掉茶树,把茶山变成了林场。一些茶场也纷纷转产,制茶人纷纷转行。这样持续了几年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情况开始出现好转。

规模化发展,特早茶享誉中外

20世纪90年代,纳溪区不断引进良种茶叶并培育茶叶新品种,茶叶品种日渐增多。随着机械设备的广泛运用,茶叶生产向着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茶叶产量大幅提升。绍坝凤岭一茶场还引进一套自动化生产设备,轰动一时。

我1998年退休后,茶业站的工作交到了我三名学生手中,由他们接力发展纳溪茶产业。退休后,我也一直与茶业打交道,培训茶业技术人才,研讨制茶技术,传承手工技艺,我始终关注着纳溪茶产业的发展。

纳溪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土壤、气候等都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快而稳定,纳溪成为同纬度茶树最早萌芽的地方。这些年,纳溪茶打响了特早茶的品牌,名气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纳溪区以特早茶为名,年年举办盛大活动,声名远播。虽然我不能每次都去现场,但每次举办活动,总能从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活动盛况,也能从徒弟们的言谈中感受到纳溪茶产业的发展。

如今,纳溪茶叶种植面积已经从我退休时的3万多亩,扩大到30万亩。10倍的增长,是各级党委政府对纳溪茶产业的重视和支持的结果。今天的纳溪茶叶已经成为农民的致富金叶,茶产业从零星种植到实现规模化发展,绿水青山的茶山已经变成农民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