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帆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猛
和朋友聚会吃饭的时候,有的人因担心自己的杯子被拿错,喜欢在杯里放一根牙签作标记,殊不知,这样做很有很大的风险。近日,泸州一名男子就因为有这个习惯,导致他误吞了一根6厘米长的牙签……
男子聚餐后腹痛
起初以为是鱼刺在作祟
6月下旬,20多岁的吴斌(化名)连续几日出现上腹部不适,于是在当地医院做了CT检查,结果显示有可疑异物经胃穿透至胰腺。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吴斌又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入肝胆外科诊治,诊断为消化道异物、胰腺炎。
“我5天前和朋友聚餐,吃了不少鱼,也喝了不少酒,会不会是把鱼刺吞进去了?”吴斌将自己的怀疑告诉医生。
医生表示,鱼刺是最常见的消化道异物,结合患者的CT片、症状,以及几日前吃鱼的经历,初步判断位于患者消化道的穿通异物很可能就是鱼刺。
为了避免大切口开腹手术,尽量采用微创技术为患者实施治疗。医生为吴斌安排了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评估在内镜下微创取出的可能性。
10分钟左右取出异物
发现竟然是一根牙签
起初,在普通胃镜下并未发现胃腔内有异物的踪影,“难道是进入肠道了?有没有伤到重要血管?还能做内镜微创吗?”医生不免产生了诸多疑惑。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石蕾立即改用“超声胃镜”这一“精准利器”,对吴斌的胃壁进行检查,发现异物确已穿透胃壁扎至胰腺实质内,但末端仍在胃壁中,有内镜直接取出的可能,且通过超声胃镜实时显示血管,发现异物穿行区域没有伤及重要血管,用内镜取出的话是安全的。因此,石蕾立即在内镜医学部张海涛护士的熟练配合下,经胃镜探查胃壁取出一细长尖锐硬物,手术过程不到10分钟。
当该异物取出后,才发现是一根长约6厘米的牙签。大家十分好奇,吴斌究竟是怎样吞下的这根牙签?“我好像把一根牙签放在了茶杯上,有可能不小心掉进了茶杯,被我‘连茶带签’一饮而尽。”吴斌回忆说。
石蕾表示,消化内科在超声胃镜的辅助评估下,曾经取出过多例类似穿透性异物,但大多数是鱼刺。
误吞牙签现象较为罕见
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日常生活中,鱼刺卡喉经常有,但将牙签吞进肚里的现象却很罕见。
“近几年来,科室仅接诊几例误吞牙签案例。”石蕾表示,此前,科室收治过一名年轻小伙,也是在聚餐饮酒后不慎吞入牙签后发生腹痛,CT提示疑似异物,再行肠镜检查发现一根牙签由结肠穿出,仅一端嵌于结肠壁内,最终在肠镜下将牙签取出,避免了大切口的开腹手术。
据了解,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在搜集了全国各地发生的多例误吞牙签病例后,发现这些患者主要集中在有叼牙签习惯、喜欢饮酒的人群,一些人在喝酒时习惯性地把牙签架在酒杯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做标记避免拿错杯子,殊不知这种习惯存在很大风险。
石蕾提醒,不少爱喝酒的市民除了在酒杯上放牙签,还喜欢进食用牙签串起来的牛肉、冷吃兔等下酒菜,如果大量饮酒,容易发生误吞牙签的情况。因此,在饮酒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将牙签放在杯子上,尽量不要点用牙签串的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