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24年01月15日

明明取消了自动续费,怎么还是扣钱了

近日,上海市民丁女士遇到了烦心事。她去年9月开通了百度网盘的季度会员,随后立刻关闭了自动续费。可临近到期,到了12月底,她还是接到扣费68元的消息,被迫续上了下一季度的会员。这是怎么回事?

消费“黑洞”。图据新华社

自动续费“层层套娃”

自动续费已成为许多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用户建立密切联系的一种方式。为了加强用户的黏性,延长会员的会期,商家往往会在单月/季/年会员之外,提供连续包月/季/年会员的选项,且页面上显示的第一期价格比起单月/季/年会员更为划算。因此,开通连续会员后立刻关闭自动续费,以免到期时遗忘,成了许多用户“享受”优惠的常规操作。

丁女士说,为了防止忘记,她开通季度会员后没几分钟,就在百度网盘客户端上关闭了自动续费,并在随后跳转的苹果“设置”中取消了订阅。她的百度网盘App中显示已取消,可是,她仍没躲过自动续费的套路。

问题出在了哪里?有网友总结,对于苹果iOS用户,取消自动续费,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在App内取消连续包月/包季/包年服务。第二步,在“设置”→点击苹果账户头像→点击订阅→选择要关闭的订阅服务→取消订阅。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需要手动打开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取消绑定的自动扣费。

第二至第三步之间往往不能自动跳转,许多用户因此忽略了在最根源的支付端杜绝自动续费“陷阱”。丁女士正是栽在了这第三步上。“我以为在客户端关掉了自动续费就真的关了,哪能想到这么多套路。”丁女士颇为不满。

通过掐断“支付”源头,能够规避大量由于“忘记取消”而带来的自动续费。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王女士在淘宝腾讯视频旗舰店购买了一季度电视会员,不久后就在视频App中关闭了自动续费,并特意检查了苹果订阅、支付宝和微信的自动扣费项目。可是等会员到期,却照样扣了她下一季度的费用。原来,腾讯视频“披”了张“天猫”的外衣,出现在了免密支付中,下方小字标注“充值中心自动续订”。

“我还以为是哪家天猫商铺的单子,万万没想到是腾讯视频。”王女士说。

“提前扣费”措手不及

除了取消时需层层套娃,会员自动续费的另一坑是“提前扣费”,打了用户们一个措手不及。

孙女士2023年1月开通了哔哩哔哩年度大会员,当时正值活动期,购买一年可获赠100多天大会员。满打满算,会员要2024年5月才到期,可她前几天却已被扣了年费148元。原来,一年整大会员到期后,赠送的100多天大会员生效前,哔哩哔哩便“迫不及待”扣除了会员费用。“要是每年都提前扣费,那送的会员什么时候才能用上?”孙女士提出了异议。

事实上,早在两年多前,相关部门就要求会员自动续费应当在扣费前5日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2021年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其中第十八条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在服务期间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并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但不少App都没有提醒到位。

苏女士遇到了与孙女士类似的困境。哔哩哔哩赠送的大会员还没生效,下一年的年费就被扣除了,客服称扣费之前5日通过短信通知了苏女士。言下之意,苏女士在接到通知后没有取消自动续费,因此不支持退款。对此,苏女士不同意。

苏女士说,哔哩哔哩只给她发送了一条大会员特惠促销短信,“这也能算提醒吗?”她提供的短信上赫然写着“大会员特惠最后3天!年卡98元,最高再赠366天”,并未提及将在5日后扣费。吴先生也表示,百度网盘未通知他就扣费了季度会员费68元,“客服说他们发信息告知我了,但是我没有收到,移动也确认了此事。”

记者在黑猫投诉和多个社交软件看到,掉进这一陷阱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并且,不知不觉被扣款了该如何追回?不少消费者反映,维权并不容易。

据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