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24年01月15日

自制风筝骨架能上200米高空,放风筝日行万步以上

泸州滨江路上,有一个放风筝的人

正在放风筝的权朝福老人

1月4日上午9点,江阳区长江滨江路上空,有一只“黑鸟”乘着微风,不停盘旋着,时而升起,时而转一个圈缓缓落下,越飞越远……这是81岁的权朝福老人在放他的宝贝——“盘鹰”风筝。

“我放风筝已经十多年了,几乎天天都在放。”权朝福老人说,自己如今每天上午8点到9点多,下午3点到5点多都会到滨江路放风筝,“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 川江都市报记者 彭方均

实习生 李紫陌 摄影报道

自制风筝骨架 微风也能飞上天

正在放风筝的权朝福说,现在他的风筝大约能飞到200多米的高空了。泸州冬日风并不大,权朝福的风筝是怎么飞那么高的呢?

“这种风筝叫‘盘鹰’,因为形似老鹰,并且能够在天空中盘旋。”权朝福介绍说,网上这种风筝要上百元一个,他这个是从网上批发回来,自己改装的。

权朝福表示,自己通常花不到10元在网上购买风筝,再将风筝的骨架拆掉,自己重新安装骨架。“夏天去山上避暑的时候,我就会收集一些竹子,带回家自制风筝骨架。”

权朝福改造的风筝和网上卖的不同,有三根“提线”,而网上卖的多数只有一根。经过改造的风筝,能更好地适应小风、微风的环境。“这样不用等风大,风筝随时都能飞上天。”权朝福介绍说。

权朝福悄悄告诉记者自己多年放风筝的经验:转头就放,回头就收。当“盘鹰”刚要盘旋时,就放长线,盘旋完成后,就收线拉高,这样风筝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远。当然,具体的操作还需要自己慢慢摸索。

带孙子玩爱上放风筝

现在每天放3小时

权朝福着迷于风筝,还是源于孙子要放风筝。“孙子小的时候,喜欢去户外放风筝,我就带着孙子一起去,结果自己爱上了放风筝。”如今,权朝福老人的孙子早已上大学,而权朝福依然坚持着放风筝的爱好。

像一些老人打太极、跳广场舞一样,放风筝是权朝福的锻炼方式,也是他的娱乐项目。“放风筝时,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我平时没有什么别的爱好,放风筝就是我最大的乐趣。”权朝福说,他最喜欢与风筝“互动”,跟随着风筝的走向,调整线的收放和自己走动的方向,也能起到集中精力和锻炼的作用。

因为放风筝,权朝福每天步数在10000步以上,放风筝需要根据风的方向来回走动。如果风好,一上午下来,权朝福的步数就能达到6000多步了。权朝福说,因为放风筝需要一直站着,抬起头,这样对腰椎、颈椎、腿脚都有好处。

传承风筝文化

有一群热情的爱好者

权朝福提到,自己改造风筝的技术是从泸州另一位风筝爱好者——郑应林处学到的。

“郑老师除了自己掌握极高的放风筝技巧,还传授改制‘盘鹰’风筝的技术和放风筝的技巧给其他喜爱风筝的人。我还收到过他送给我的风筝。”权朝福说,自己刚开始学放风筝时,是郑应林帮助自己慢慢掌握了放风筝的技巧,只要是喜欢风筝的人,郑老师都愿意去教,不求回报。

除了权朝福,滨江路还有一些爱好放风筝的人。权朝福说,他们通过相互学习,和更多喜欢“盘鹰”的人交流,在精进自己放风筝技术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借此将风筝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加入到放风筝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