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眺江阳大地,649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四通八达的1074公里农村公路。连线成网的精美脉络,串联起“山林田湖、城镇乡村”,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铺设起76万江阳人的希望之路、幸福之路——
□ 侯燕 本报记者 蔺艳霜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近年来,江阳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列入重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个方面,纵深推进江阳特色“四好农村路”建设。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沿沱江旅游公路荣获2021年度四川最美农村路。
目前,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1074公里,街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行政村通四级以上公路比例、农村公交覆盖率均达100%,城乡运输一体化达到5A水平。202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84元。
高质量建设 “农村公路+”激发乡村振兴强动能
江阳区坚持农村公路与全域旅游、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同步谋划、深度推进,大力实施“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模式,激发乡村振兴强动能,实现“建成一条道路、串联一片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路旅融合”围绕“一城两带三区四组团”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和重点旅游项目开发,规划建设旅游风景路104公里,串联区域主要景区景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助力交通建设发展与旅游经济效益双赢;“路产融合”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布局、新村建设紧密结合,规划建设产业路156公里,联通张坝-罗湾-弥陀沿江晚熟桂圆、沿江蔬果采摘等农业示范带,促进甜橙、桂圆、高粱、蔬菜等特色农业快速发展;“路景融合”依托长江、沱江秀美风景,高标准打造沿江旅游公路两条,建成生态骑行道、生态游道50公里,配套观景平台、停车场、公厕等设施,形成以观山看水、健身娱乐、休闲垂钓、特色餐饮为主题的交通综合体。
如今,高颜值的沿沱江旅游公路成为江阳区“路景融合”的典范,实现了“车在路中走,人在景中游”;董允坝现代农业园区让农村公路从单向推进向融合发展转变,开辟了农路变景点、农村变景区的“路旅融合”新路径;全区甜橙、桂圆、高粱、蔬菜等特色农业,因为“路产融合”跑出了发展加速度,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高标准管理 “三个机制”打造畅通有序平安路
以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为契机,江阳区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实现“路路有人管、管理有实效”,全力打造畅通有序平安路。
一是全面推行路长制。印发《泸州市江阳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建立总路长办公会制度、公路巡查制度、各级路长工作联系和议事协调机制;建立目标考核机制,明确评价指标与标准,对路长工作进行评价考核,切实做到相互配合、消除盲区、管理到位,通过“路长制”实现“路长治”。
二是推行“交通+N”综合执法。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公路综合执法,整合公安、运管、综合行政等执法力量,构建“大交管”格局,有效改善了路域环境、交通秩序。
三是稳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建成江阳区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围绕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安”五大方向,搭建路产管理、巡查监督、养护考核等9个功能模块, 完成轻量化路况检测、桥梁安全检测、智能公路巡查、安防工程智能管理、客运服务监管5大技术应用。
高水平养护 “三级责任制”确保可持续发展
农村路就是惠民路。江阳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列入为民服务工作清单,围绕完善管养体制、强化资金保障、建立长效机制等3个方面,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可持续发展。
全区创新实施“建养一体化”。通过“设计施工总承包+大片区项目打包+长周期养护合同”的形式,探索开展3年建设、7年养护新模式,让养护工作更专业、更标准、更精细;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以分水岭镇为试点镇、以园区道路为试点路,探索农村公路用地权属划分确认,利用公路资产融资反哺养护新途径, 实现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全寿命周期养护。
同时,聚焦公路养护能力建设,不断加大机械化养护中心建设投入,持续提升养护队伍业务素质和综合服务水平,并通过村规民约、群众自治等方式,督促村社落实好村道管养,确保“区镇村”三级管养体系运行顺畅,实现重点路段重点养、灾毁路段突击养、病害路段及时养。目前,全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安全隐患治理率达100%。
高效能运营 “以需求为导向”释放建设红利
为了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问题,江阳区大力实施农村全域公交,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农村公路多元功能,让群众尽享“四好农村路”建设红利。
全区投入农村公交车辆132台,其中新能源电动车89辆,是全省第一个将新能源电动车投入农村公交运行的县区;开通线路54条,全覆盖80个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公交全覆盖,江阳全域公交荣获“全国十佳新能源公交高品质线路”;建立财政补贴制度,实行全程两元一票制,确保农村公交“开得起、可持续、不反弹”;实现智能调度和“掌上公交”实时查询,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卡通等移动支付;开行护学专线、果蔬专线、旅游专线、敬老专线等13条特色专线,为群众提供人性化运输服务;大力实施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推进交邮、交快运力资源互补共享,建成6个综合运输服务站、80个行政村物流节点,城乡物流网络全面覆盖,交商邮融合发展,实现城货下乡、乡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
筑路永无止境,有路方能振兴。接下来,江阳区委、区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担使命、勇毅前行,把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融入实施乡村全面振兴行动中,走在前、作示范、促转型,奋力建设幸福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