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01日

抗疫一线的“白”与“红”

志愿者在清点生活物资,准备送到居民楼下。 本报记者 阮春华 摄

医护人员坚守岗位,认真为群众采集核酸样本。 川江都市报记者 曹卫兵 摄

□ 王超明 本报记者 张婷 许世智 刘墨 曾臻

本轮疫情发生后,一些地方进入了“慢”时刻、“静”状态。

在“慢”和“静”背后,另一群人选择了“快”和“动”:他们或许是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或许是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口罩下的他们,或许与你素不相识,又或许,就是你身边的亲朋好友……

从晨曦到夜幕,他们奔波忙碌于抗疫一线,只为让生活早日恢复如常。

居民说“谢谢”“辛苦了” 这让医护人员倍感温暖

“采样时动作要快速、轻柔、位置准确。防护服、手套如果破损或污染,要及时更换,保护好自己也是保护他人。”日前,纳溪区永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陈梅率队早早地来到永宁街道人民路社区便民核酸检测采样点,仔细叮嘱同事有关注意事项,将医疗物资摆放整齐,为核酸检测工作做足准备。

纳溪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后,立即启动应急指挥体系,科学调度,各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迅速行动,选调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带着医疗、食品等物资,奔赴一线岗位,高效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我们快一点,居民排队时间就少一点,检测结果也能快点出来,辛苦点不要紧。”在纳溪区东升街道柿子村便民核酸检测采样点,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群众间隔1米排起了长龙,现场秩序井然,医护人员有序开展工作。东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欣表示,为了精细化做好各项工作,自接到本次核酸检测任务以来,她每天凌晨就起床为当天的核酸检测工作做准备。

在纳溪区安富街道顺江街社区便民核酸检测采样点,纳溪博爱医院医护人员宋庆国表示,工作虽然辛苦,但居民们非常配合,不少人做完核酸检测都会说声“谢谢”或是“辛苦了”,这让他倍感温暖,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连日来,纳溪区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始终坚守在各便民核酸检测采样点,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抓好抓牢每一个步骤,确保核酸检测从组织、采集、转运、检测到报送全链条精细化管理。纳溪区医护人员还对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进行上门核酸检测,确保区域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大白进养老院 上门为老人采集核酸样本

“婆婆不要紧张,慢慢张开嘴,我们采集核酸样本。”8月29日,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宏达社区组织医护人员到帮乐医养中心为胡世孝、邱光富等31名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核酸检测。

在龙马潭区全员核酸检测中,宏达社区了解到帮乐医养中心有30多名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到相应点位检测核酸。对接后,莲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间隙,主动上门为老人们提供便利服务。

龙马潭区小市街道杜家街社区也组织了医护人员前往辖区的轩悦宝光苑康养中心、爱心养老院、神望欢乐院3家养老院,为116名老人进行核酸检测。“养老院老人普遍行动不便,我们考虑到老人们的情况,立即组织医护人员上门对他们进行了核酸检测,让老人们放心、安心。”杜家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冬梅说。

面对疫情,龙马潭区重点关心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更安全、更高效、更暖心地推动核酸检测工作。

积极响应“招募令” 20个小时招募3763人

“各位青年朋友:因龙马潭区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并将再次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非常紧缺。恳请家住龙马潭区且核酸结果正常,可以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积极报名参与。”8月31日0点,共青团龙马潭区委发出青年志愿者“招募令”,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截至8月31日晚上8点,龙马潭区共招募青年志愿者3763人。

共青团龙马潭区委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渠道,积极动员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除了通过线上报名,很多青年志愿者还通过电话报名,大家都很积极。志愿者主要来源于延迟开学的大学生、居家办公的年轻人以及热心市民。”共青团龙马潭区委工作人员介绍。

当日,共青团龙马潭区委组织约700名青年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其中,组织了120余名青年志愿者到龙马潭区鱼塘街道核心封控区进行物资配送、卡口值守、协助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

共青团龙马潭区委工作人员介绍,从8月28日到31日,龙马潭区已累计安排1200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累计5600余小时。

哪里有需要 志愿者就出现在哪里

“没得智能手机,拿身份证出来也要得,医护人员上门来检测,你们在家门口等着就行了。”8月31日中午,龙马潭区红星街道天立社区志愿者胡兵在华香苑小区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连续奋战的他虽然有些疲惫,但仍然坚守岗位,切实守护好管控点群众的生命健康。

胡兵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有七八年时间。本轮疫情发生后,他立即到天立社区报备,随时做好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被社区安排到华香苑小区服务后,胡兵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和社区工作人员、物管人员一起维持秩序、搬运和分发物资……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

8月30日,华香苑小区管控第一天,小区居民忙着通过各种渠道购买物资,胡兵成了“搬运工”。各种生活物资虽然不多,但送货人和小区居民不能直接接触,胡兵不仅要从管控外围把物资拿到小区大门,还要及时进行消毒,确保安全。“有不少居民点外卖,因此在喷洒消毒水时,一定要保证消毒水只能喷洒在包装袋表面。”胡兵说,“居民们很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在志愿服务中也要尽量细心,不能因为小失误,就让居民点的外卖出问题。”

从管控外围到小区大门直线距离约50米,一天下来,胡兵已经不记得自己来回跑了多少次。除了送物资,胡兵还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小区有不少老年人,因为不熟悉智能手机,我就要帮助医护人员登记信息,同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确保管控区内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胡兵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只要疫情不结束,志愿服务就不停止。”

背着三十斤的消毒桶 完成一次消杀要四个小时

8月30日早上7点,在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47岁的志愿者邹钢又背上消毒桶,手持喷雾器开始进行消杀工作。从前一天开始,他便自发地参加了社区环境消杀工作,“我主要对社区周边的10多个公交车站、9个核酸检测采样点,还有小区垃圾站、沿街的商铺、人流密集场所等进行环境消杀。”

“我平时工作就负责了不少家庭的消杀工作,也参加了多次抗疫救灾的消杀工作,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邹钢说,他想为社区防疫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背着三十斤重的消毒桶,每到一处都要细致地喷洒,重点区域一天要消杀好几遍,每天完成一次消杀都要四个小时,走五六个小区,邹钢说:“一天下来累得话都不想说。但防疫工作一点也马虎不得,需要我们认真做好。”

在开展消杀工作期间,让邹钢最感动的就是周边群众的支持与鼓励。因为消杀的区域比较大,邹钢每消杀一次要换10多桶消毒水,为了避免每次往返来回,他便带上消毒液,随时按比例兑水。“大家对我们特别支持,每次要换水,不管是商户还是居民看到了,都会非常热情地叫我去他家换水,还一再表示感谢,叫我歇一歇,特别暖心,让我觉得再辛苦都值得。”

不管多晚,每天要把核酸 样本安全转运完才下班

“随时随地等候运送核酸样本。能参与这项工作,是我的荣幸。”8月30日下午5点,在龙马潭区红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泸州市新能源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出租车司机陈国文又接到了运送核酸样本的通知。自参加核酸样本转运工作以来,陈国文往返于红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内的采样点。“路程有远有近,有时候跑一趟十来分钟,有时候需要一个小时。而且小区住户多,核酸样本自然也就多了,每天基本要来回运送20多趟。”

8月28日,为配合开展核酸检测,龙马潭区交通运输局抽调了泸州市新能源出租汽车有限公司50台出租车,以保证核酸样本的转运。陈国文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向公司报名,对于这项任务,他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手”了。在2020年泸州突发疫情期间,陈国文第一个报名,成为党员志愿者,参加了江阳区泰安街道泰安社区的防疫工作。此次接到公司召集核酸样本转运驾驶员的电话时,有13年党龄的陈国文二话不说,第一时间再次报名。

转运工作责任重、节奏快、强度大。陈国文每天早出晚归,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防护。每天早上7点到岗,将车辆开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即领取防护服,进行车辆消杀后,立即将核酸检测设备送到各个核酸检测点,等待核酸检测结束后,与护士一起将装箱的样本运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次进行车辆消杀,又重新投入到另一个社区的转运任务中。

“为了错峰实施防疫举措,配合当地居民的生活安排,各社区每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时间也是不固定的,所以我们必须随时待命,准备上岗。”陈国文说,虽然辛苦,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觉得不管多晚,每天要把核酸样本安全转运完了才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