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31日

泸州拿下隆黄铁路建设“双节点”

一是银鸽隧道贯通,二是沱江特大桥11号主墩完成浇筑

泸州沱江铁路特大桥11号主墩顺利完成浇筑。

□ 本报记者 李独懿 摄影报道

“银鸽隧道贯通啦!”

“11号主墩顺利封顶,6月就可以进入桥梁的上部构造施工了。”

5月30日上午,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完成两个重要节点施工:银鸽隧道顺利贯通;泸州沱江铁路特大桥11号主墩完成浇筑封顶。

隧道贯通 实现头尾相连

当天上午10时,随着挖掘机将隧道出口掌子面最后一循环岩土开挖,标志着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项目指挥部三分部银鸽隧道贯通。

“我们进洞施工遇到不小的阻力。”四川路桥隆黄铁路三分部项目经理刘沁告诉记者,银鸽隧道属于单洞单线隧道,开挖面狭小,施工设备进出困难,挖掘、出渣等工序推进十分困难。为此,项目部从设备选型、开挖工艺、开挖台阶高度、设置避车洞等方面解决施工车辆通行难题。

银鸽隧道位于纳溪区护国镇天生村,全长438米,为单洞单线铁路隧道,去年11月13日正式进洞施工。“银鸽隧道是打通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护国隧道和关斗山隧道连接的通道。”刘沁介绍,银鸽隧道与护国隧道和关斗山隧道连接,其中,护国隧道是全线最长的隧道,总长5.4公里;关斗山隧道是全线单个作业面最长的隧道,单线长近2公里。银鸽隧道的贯通将为后续两大“难点”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银鸽隧道的贯通还将为护国隧道和关斗山隧道提供便捷的施工通道。“今后大型设备、物资都可以经过银鸽隧道,这样一来,缩减了运输距离,提升了施工效率。”刘沁说。

架设桥梁 助力南向发展

5月30日凌晨1时左右,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主墩,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中的泸州沱江铁路特大桥11号主墩封顶。

泸州沱江铁路特大桥全长2408.72米,主桥主塔设计为矮塔单索面(酒樽造型)斜拉桥,目前属国内最大跨度的铁路单索面斜拉桥。主桥上部结构为“W”形状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桩基础。

“11号主墩采用一次性浇筑,总时长为6小时,混凝土浇筑量为195立方。”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项目指挥部二分部项目副经理石涛介绍,项目部采用特制安全操作平台,在浇筑过程中使用自行设计的混凝土智能养护系统,可根据外部温度实时调整喷淋水量,保障墩柱混凝土质量达到优良。同时,项目部还提前准备了防雨设施,以避免浇筑过程中突发强降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随着11号主墩的顺利封顶,下一步将进入桥梁上部构造施工,各项工序正全力推进。

隆黄铁路作为四川省南向出海最便捷的货物运输通道,也是川渝及周边地区与北部湾地区轻质和快速货物交流的通道。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项目建成后,对加快推动南向互联互通、提升南向开放合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