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许世智
“在片区党工委的带领下,红岩村家家有茶园、户户有收入。”谈起近年来村里的变化,叙永县叙永镇红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韦思华深感片区党工委对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之大,在县城产城融合片区党工委的引领下,红岩村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乡村振兴“水到渠成”。
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地处“南翼”的叙永县、古蔺县,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建立片区党工委,在解决片区力量分散、助力“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发展格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特色鲜明、群众受益的经验做法,引领片区发展跑出“加速度”。
组团发展 叙永县解决片区力量分散问题
党建工作怎样去引领、覆盖,怎样在不增加新的行政层级的基础上,实现县委有效统全县片区、片区有效统乡镇?怎样实现片区内乡镇在规划、工作、力量、投入等方面的协调统一?
叙永县在经济片区的基础上,组建片区党工委,县委统片区、片区统乡镇,“统”则攥指成拳、“分”则撒豆成兵,“统”与“分”有效结合,把组织优势转变成片区发展优势。
“区域内茶产业规模扩大了,产业链拉长了,群众收入提高了。”在叙永县由叙永镇、龙凤镇组成的县城产城融合片区,片区党工委党建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高效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当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叙永县政协主席、县城产城融合片区党工委书记牟正权说,片区党工委整合利用资源,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以组织联建带动规划联编、工作联动、产业联育、治理联抓,以“茶”为媒带动“乡村游”,激活绿色富民经济“一池水”。
作为在全市率先组建片区党工委的区县,叙永县在谋划之初,就锁定了片区党工委的关键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助力乡村组团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片区划分由物理变化催生化学反应。
为此,叙永县树牢“一盘棋”思维,构建“县委领导、乡镇主体、片区统筹”组织领导体系,解决了片区“力量分散、工作分散、投入分散、衔接不畅”的问题;坚持“一体化”作战,打破了“单打独斗”的惯性思维,打破以往乡镇之间资源分散、单打独斗、力量单薄的局面,整合优势资源同步推进;通过发挥片区党工委集群效应,统筹整合片区内的产业、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共谋项目、共争资金、共享技术、共享产品,推动片区产业抱团发展、整体提升;紧扣“项目攻坚年”主线,实行“片区党工委+项目指挥部”模式,“组团”上争外引,保障项目落地、推进、建设。
片区党工委统筹引领,解决了当前规划和规划完成后需要做实的问题,推动区域资源、资金、资本高效连接、跨界配置、规模聚集、集群发展,助力县城产城融合片区三产联动、产城融合。2021年,红岩村每亩茶叶产值达到8000元,村民户均增收5万元。
党建引领 古蔺县推动形成“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发展格局
“红色古蔺,得意之地。”沿古宜高速公路太平互通,驱车前往太平镇和二郎镇,红色是最鲜明的主题。作为古蔺县红色资源最富集、最丰富、最具优势的区域,保护利用好区域内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带,探索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党建引领是关键。
为此,古蔺县创新探索建立片区党工委管理模式,将全县划分为六大片区,通过组建片区党工委,精细化赋能工作职责,高质量推动片区发展。
“片区党工委成立后,系统地对片区红色资源进行梳理普查和思考谋划,根据片区内红色资源的布局和特点,提出了‘一核两带多点’的建设思路。”古蔺县委副书记、郎太片区党工委书记陈世伟说,通过高位谋划,为今后片区内红色文化传承带建设绘制了蓝图、明晰了思路。
古蔺县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组建六大片区党工委,每个片区党工委设书记1名,由联系该片区中心镇(或副中心镇)的党员县领导兼任,设副书记1-3名、委员若干,加强片区党工委领导力量。同时,建立“片区党工委+专班支部”工作机制,对片区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实施专班推进。(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