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27日

肖洪英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风采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人物名片

肖洪英,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龙马潭区特兴街道慈竹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代表关注

进一步落实“三农”扶持政策、给予基层更多灵活度。

□ 本报记者 肖婷

5月19日下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龙马潭区特兴街道慈竹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肖洪英坐在电脑前,核对完数据后,又与来访者讨论关于修路补偿问题。

为了参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她要深入群众中收集民意,准备带到成都会场去。

当选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后,意味着肖洪英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不仅要处理好日常事务,还要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班子成员间团结协作,一起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肖洪英说,作为村里的“带头人”,她要带领群众一起致富增收。

近几年,慈竹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慈竹村深挖村里的优势资源,打造了750亩慈竹新村现代农业园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就有8万余元。

肖洪英懂一些农业技术,也对接了专业组织,让更多专家来到村里,为群众种植瓜果蔬菜提供技术指导。通过“免费送苗+技术上门+产品回收”的产销模式,帮助200余户群众种植蓝莓、茵红李、葡萄等水果。

眼下正值黄桃、蓝莓成熟季节,肖洪英带头投资建设的“农家女”生态家庭农场里瓜果飘香。肖洪英还带动另外6户群众发展家庭农场、10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如今,村上一年四季都能闻到花香果香,还有稻田养虾300亩、林下养鸡2万只,村民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

要将什么问题带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肖洪英认真走访,广泛收集群众对“三农”方面的意见建议。“我准备针对进一步落实‘三农’扶持政策、给予基层更多灵活度提建议。”肖洪英说。

“下一步,我将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中支持农村的决策、关心农民的好政策、发展农业的好举措,向基层干部、党员群众传达,抓好贯彻落实。”肖洪英坦言,她的理想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晏琳

做好法律援助,实实在在帮人

人物名片

晏琳,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泸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

代表关注

聚焦法治建设、乡村振兴和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法律援助质量,让群众进一步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 本报记者 许世智

“法律援助,能实实在在帮到人。”5月19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泸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晏琳为前来咨询劳务纠纷的市民解疑释惑。作为一名法律援助律师,晏琳牢记职责使命,在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法律援助是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正当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方式。执业14年来,晏琳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学习法律专业知识,梳理分析劳动争议、工伤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等方面的重点案件,提升“看家”本领。2013年,晏琳参与办理“千余川籍农民工包头讨薪案”,为800余名合江籍农民工讨回被拖欠工资1600万元。2018年,晏琳办理的台湾省籍居民陈某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入选2018年四川省法律援助百优案例。

在法律援助中,晏琳面对的大多是基层群众。她深刻体会到,办理的每一起案件、解答的每一个咨询,哪怕在旁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足以让受援当事人铭记一辈子,这激励着她在法援路上走下去。

作为一名党员,晏琳时刻冲锋在前。她带领团队主持和参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0余件,讨回工资及各类赔偿款2000余万元,解答各类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组建了农民工维权律师团、未成年人维权律师团,成立刑事辩护专家库,参与建立了贵阳、中山等8个省外法律援助工作站,制定了法律援助重大疑难案件讨论制度,以及案件回访、案件卷宗管理等10余项制度,不断规范法律援助申请、受理、指派、办理流程及归档标准,提升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

晏琳表示,将进一步聚焦法治建设、乡村振兴和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法律援助质量。“我会专心参会,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带回来,认真传达学习。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进一步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