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简放鹏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如何破解片区建设“空心化”问题?如何“一条心”同下“一盘棋”让规划落实?
去年11月,省委作出统筹推进全省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重要决策部署,旨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底部支撑,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大承载空间。为此,我市“东翼”2个县——泸县、合江县进行了有益探索。
长效机制: 泸县破解片区建设“空心化”问题
按照“地缘相近、交通相连、产业相关、人文相通”原则,泸县划分乡镇级片区6个,初步形成“两核引领、两星示范、两区协同”的县域空间新格局。
泸县分别成立了6个片区党工委,如何避免片区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如何避免“上头动下面不动”,或者片区内各个镇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情况,即出现片区建设“空心化”问题?
对此,泸县健全4个工作运行机制,即建立议事协调机制、高效推动机制、要素保障机制、督导考核机制。包括由片区党工委书记召集,每季度主持召开会议至少1次,研究片区年度目标、阶段任务、重大规划、重大活动;片区党工委成员定期到片区一线、项目一线、产业一线开展工作,每月现场办公至少1次,重点对统筹运行不畅、资源整合不力、项目推进缓慢等问题“问诊把脉、对症下药”;按照不同的项目类别、完成时限、实施难易程度等方面,分片区细化考核指标等。
这样,就能做到“有人议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据泸县县委副书记、喻寺优质粮油种养循环片区党工委书记吕先介绍,该片区党工委成立后,通过4个机制解决了规划编制衔接不畅、片区资源投放不准、产业发展协作不足、基层力量整合不够等问题。
以喻寺优质粮油种养循环片区规划为例,在优化资源配置上,重点是优化片区内公共服务布局,在片区中心镇科学布局片区养老服务中心、泸县六中“初中教育共同体”、片区卫生院(喻寺中心卫生院),实现公共服务资源要素集中集约投放,拓宽了公共服务辐射半径,增强了片区公共服务能力。
如在解决产业发展协作不足问题上,片区党工委按照“产业连片发展、项目连片打造”思路,明确了在喻寺片区集中发展粮油优势产业的定位,依托省五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延伸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产业链,构建“一区多园、三线布局、三产融合”的优质粮油种养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实现片区产业协同发展。
如“一区多园”,是指以该县省五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协同发展方洞镇陈田村粮油农业园、薛湾村稻渔产业园,嘉明镇狮子村果蔬农业园,喻寺镇谭坝村粮油农业园,推动4个特色农业产业园集带成面,实现现代农业园区扩面提质。
提起4个机制带来的好处,谭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仕彬告诉记者,将产业发展相近的谭坝、周堰、新桥、雷坝4个村划分为小片区,4个机制保障了“统一规划、统一发展、产业连片”的落实,打造高粱+油菜4000余亩、柑橘+蔬菜1200余亩、特色水产600余亩,片区各村可年平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群众每户每年可增收3000余元。
规划变现: 合江县“一条心”同下“一盘棋”
如何解决乡村公共资源投入不足与闲置资源浪费并存的问题,推动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好的效益?可以采取规划先行,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办法。但是,合江县七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如何画到图上、落在地上?
合江县委书记李仁军回答:“党建引领。”
由于以片区为单元,开展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
所以,以片区党建引领规划工作,可以强化组织领导,提升片区党工委引领力、凝聚力、统筹力和战斗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
这个引领,合江县将其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强化党建引领国土空间规划,推动片区全域统筹、一体规划、突出优势、错位布局,为区域发展“谋好篇、布好局”,即解决统筹谋划“一盘棋”的问题。(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