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瑞莉)5月22日是联合国环境署提议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结合今年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我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广泛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5月20日,市生态环境局在合江县举行了泸州市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通过放流8400余尾中华倒刺鲃鱼苗、户外环保宣传、“绿芽环保积分”现场体验、生态保护公益宣讲等活动,增强公众生态环保意识,鼓励更多的公众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者、监督者、行动者。
活动现场,泸州市“绿芽”环保高校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同时承诺将致力于宣传普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环境保护的浓厚社会氛围。“绿芽”公益讲堂邀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林鹏程博士讲述《长江鲟的故事》,倡导公众自觉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
5月19日至23日,各区县生态环境部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广场、公园、小区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立宣传台,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有奖问答等方式,引导公众了解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以纳溪区为例,把生物多样性实践活动“搬”进大渡口镇凤凰湖村大竹林,普及植物生长以及自然发展知识,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治理、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安全等工作的重大意义进行讲解,呼吁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积极营造“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