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23日

泸县将构建“铁公水空邮”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 本报记者 张婷

5月19日,我为群众办实事“有话请您说——泸州市网络问政平台”邀请到泸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叶仕良做客泸州新闻网“新闻会客厅”,就泸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泸县作为“东翼”重要组成部分,将从三个方面着力

网友: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做优“东翼”,打造助力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兴动力源。泸县作为“东翼”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哪些规划?

叶仕良:按照泸州“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东翼”将全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试验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川渝融合创新示范区。泸县作为“东翼”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将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聚焦“港、产、城”融合,建设绿色能源化工基地、巴蜀鱼米之乡、山水田园高铁新城;二是聚焦“点、带、面”结合,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点、川渝特色农文旅经济走廊、乡村振兴样板区;三是聚焦“农、商、学”联合,共建泸永江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津泸合白酒生态酿造区、西部(永泸)工匠城。

依托两条高铁在泸县设站优势,助推“东翼”加快融入对外开放大格局

网友:随着绵泸高铁的开通和渝昆高铁的加快建设,泸县如何立足实际,将高铁优势与“东翼”发展融合?

叶仕良:随着绵泸高铁的开通和渝昆高铁的加快建设,泸县进入了“双高铁”时代。下一步,泸县将依托两条高铁在泸县设站的优势,上联成都,下接重庆,助推“东翼”加快融入对外开放大格局。同时,重点依托渝昆高铁泸州东站建设山水田园高铁新城,新城将按照“田中有城、城中有田”的思路,突出“产城融合、站城一体”的理念,配套建设城市基础设施、TOD商业中心、西部(永泸)工匠城和城市生态农业公园,完善商业圈、生活圈、服务圈,打造新型城镇化营城样板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实现以城聚人、以境引人、以业兴城。

“十四五”期间,泸县将构建“铁公水空邮”五位一体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网友:“十四五”期间,泸县围绕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交通整体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叶仕良:“十四五”期间,泸县将按照“强支撑、优结构、重保障、促融合”的总体思路,构建“铁公水空邮”五位一体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在铁路方面,加快渝昆高铁、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建设,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高速公路方面,泸永高速力争今年10月建成通车,加速推进自贡至重庆永川高速、重庆江津经泸州至宜宾高速等项目实施,力争形成“三横四纵”高速公路网络。

在国省干线方面,G246泸永路今年8月完成升级改造,开工建设S437玉蟾街道至福集段、S438杨九至太伏段等骨干公路,推动泸县与永川、江津融合发展。

在农村公路方面,推进“交通+产业”“交通+民生”等“交通+N”战略,改扩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3公里,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

在水运发展方面,积极开展神仙桥码头一期改扩建工程,推动神仙桥码头疏港公路和新路口长江大桥前期工作,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

着力打造“中国西部工匠城”,塑造“东翼”人才品牌

网友:请问泸县在人才发展方面,有什么具体打算?

叶仕良:泸县以争创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为抓手,因地制宜探索新时代人才工作新路、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持续为做优“东翼”汇聚强大人才力量。

一是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为实现“突破800亿、跻身百强县”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聚焦做优“东翼”泸县,积极同毗邻重庆永川、荣昌等区域建立战略合作同盟,围绕绿色化工、川南特色酒庄、精品农业、现代医药、特色民间演艺等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培育高端科研人才、产业技能人才、文化文艺人才,着力打造“中国西部工匠城”,加速推进产业融合、深化项目合作,塑造“东翼”人才品牌,助力“东翼”泸县成势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