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荣泰
有朋自远方来泸州,若你只能带他去城中一地打卡,选哪里?
吃货就去水井沟、喜景去馆驿嘴、好史去龙透关、爱酒去国宝窖池……那么,有没有一个地方能满足多种喜好呢?商业细分的当下,很难;但是在古代,答案是肯定的:有,南定楼。
大V来泸必去之地
位于泸州主城区城北的江城,在泸州城区面积扩大了很多的基础上,依然是泸州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无论是不是周末,到江城逛街的人都络绎不绝。在古代的泸州,江城同样是泸州人以及来泸之人必去之地,因为,古代泸州名楼南定楼就建在这里。
南定楼的具体位置已不可考,只能有个大概的方位。《永乐大典》引《江阳谱》记:南定楼,在泸州芙蓉桥后罗城上(遗址南定台),旧为水云亭。彼时罗城在今日哪里?有专家认为,罗城即现在的濂溪路。也就是说,在现今钟鼓世家范围内,再之前是四川公安干部管理学院的区域内。
南定楼始建于唐代,是为纪念诸葛亮平定南蛮,得名于《出师表》之句“今南方已定”。有对联描述:“回首万重山,岷峨到此将千里;举头三百尺,江水南来第一楼。”其雄伟壮阔,可见一斑。南宋晁公武在泸州做知州时,改建南定楼,改建的用意在他的诗里有表述:“更筑飞楼瞰泸水,拟将遗恨问洪钧。南方已定虽饶富,北望中原正惨神。”南宋的爱国人士,莫不心心念念着渡江北还、收复中原。改建后的南定楼,高约30米(约今日10层楼高)、宽约24米,在宋时与黄鹤楼、岳阳楼、大观楼齐名。至此,南定楼成为各界名流到泸州后,必去的打卡之地。
有据可考、登过南定楼的大V就有陆游、范成大、魏了翁、梁介、杨慎等,直接证据就是他们留下的诗句。
公元1178年4月,陆游奉命东归,途经泸州登南定楼,骤雨忽来,即景作诗《南定楼遇急雨》,表达了内心的茫然;前一年,范成大回京也经过泸州登南定楼,在《吴船录》中描述其“为一郡佳处”,他很喜欢这里,作诗《泸州南定楼》,描绘当时景色“楼下沄沄内江水,明朝同入大江来”;魏了翁在七夕节登楼饮酒,作诗《七夕南定楼饮同官》,“临风一诵大东诗”,一吐浊气……
据史料记载,晁公武改建此楼时,底楼墙壁上塑有李德裕和诸葛亮的像,还有南蛮、西夷地图。南宋梁介说它百尺高,装饰极其华丽,襟山带水、秀色妩媚,楼上都是些名流,楼下江中有鱼跃出水……可以想象,站在30米高楼,看着江上船来船往,眼中一片繁华;而耳朵里听到的,却是酒客们对失去中原的无奈。一边是泸州的富庶与美丽,一边是南宋的偏居一隅,难怪梁介在诗的结尾,流下“忧国泪”。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