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元 吕璐
“我通过扫码反映了问题,你们马上就过来解决了,真的很感谢!”近日,面对纳溪区经开区纪工委干部的回访,泸州茶可以茶业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谢世军为纪检干部的高效率竖起了大拇指。
谢世军所扫的“码”,是指纳溪区纪委监委在园区设置的营商环境监测点中的“码上监督”直通车平台,该平台集效能评分、问题举报、线索收集于一体,企业主通过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参与监督。
谢世军回忆,在3月,公司进入满负荷生产阶段,用电量是平时的2倍。满负荷运转时,因电压不够,公司电表要跳闸,跳闸后机器会停工,因此,用电难问题成为困扰公司运营和产量提升的一大障碍。
接到该公司反映问题后,纳溪区经开区纪工委马上行动,随即到公司走访了解情况。
原来,泸州茶可以茶业有限公司租用的厂房所在楼栋电压容量共800千伏安,建筑商按照楼层分配给该公司一半电压容量,可公司满负荷运营需要电压容量600千伏安。随即,纳溪区经开区纪工委找到建筑商进行沟通协调,在茶叶生产旺季增加泸州茶可以茶业有限公司可用电压容量,解决了该公司的燃眉之急。
解决企业“用电难”问题仅是纳溪区纪委监委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的缩影之一。
今年以来,纳溪区纪委监委大力开展“亲清”行动,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园区内设置营商环境监测点,由联系纪检监察室主任任“点长”,联系纪检监察组组长任“副点长”,园区纪工委书记、副书记为成员,通过日常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监测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要素保障等18项营商环境指标。针对收集到的企业发展难题,实行“日收集、日交办、周回访、月通报”机制,推动形成“码上监督”“马上就办”的良好营商环境氛围。
为规范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的边界,纳溪区纪委监委梳理“严禁在服务企业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8项政企交往负面清单。同时,各涉企部门、服务窗口须向办事企业“晒”出职能部门“权力清单”,接受群众监督。
“只有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愿意来、留下来。”据纳溪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刘华国介绍,下一步,将深化开展督服务优效能、督履责优作风“双督双优”活动,着力解决服务企业“中梗阻”“玻璃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问题,以有效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善向好。
截至目前,该区已收集意见建议122条,为企业解决用电、融资等问题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