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1年07月01日

规定动作不走样 自选动作有特色

——古蔺县观文镇“四学、三讲、三实践”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观察

讲好红色故事,让“国保”云庄“活”起来。 川江都市报记者 方霞 摄

观文镇“党史夜校”让党员干部轮流授课,达到以讲促学、以讲促悟的目的。 刘瑜 摄

□ 本报记者 简放鹏

今年,古蔺县观文镇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全覆盖到村调研,收集村(社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难题,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并当场形成办事清单,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这是观文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开展“四学、三讲、三实践”带来的变化。

1、办好“党史夜校”,让党员干部轮流授课

6月23日晚7点,观文镇政府大会议室里,该镇机关“党史夜校”开讲,5名党员干部走上讲台,分别为机关的30多名党员干部讲党史。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观文镇将机关“党史夜校”作为重要载体,采取“一人一讲、轮流授课”形式,让每个党员干部成为夜校“主角”,通过讲清党史故事,分享学习心得,做到以讲促学、以讲促悟。

为了增强课程内容的直观性和吸引力,观文镇机关“党史夜校”以55个重要党史事件为授课内容,并按党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制定了15期课程安排表,利用晚上时间,每半个月上一次课,目前已开课6次。

“这种学习方式新颖,参与感强,学得更系统扎实。”在“党史夜校”听了两次课后,观文镇党政办工作人员游钦敏说道。

收集资料、制作课件、上台讲课……观文镇党委副书记曾圆媛曾当过“党史夜校”的老师,为了讲好这堂党史课,她前后准备了一个星期。在她看来,虽然每位“老师”上台讲课的时间只有30分钟,但是要讲好这堂课并不容易,“要讲好党史,自己首先要熟悉了解党史,所以备课讲课的过程就是一次深入学习党史知识的过程。”曾圆媛说道。

“通过党员干部轮流讲党史,交流思想、畅谈感受,以提高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人人想学、人人想讲的良好学风,从而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观文镇党委书记张家友表示,将挖掘观文镇红色资源,助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同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厚植为民情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据了解,观文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创新提出围绕“学、讲、做”三字开展“四学、三讲、三实践”,即,四学:原原本本学、专题研讨学、线上平台学、红色阵地学;三讲:干部到村讲、机关夜校讲、主题活动讲;三实践:为民办事实践、岗位服务实践、志愿服务实践,通过实施方案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观文镇还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放在为民办实事上,把开门问需问策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环节。观文镇印发包含实践活动登记台账和工作笔记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小本本163本,党员干部人手一本,下沉到所联系的村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目前,观文镇帮助群众解决就业、教育、社保、环境卫生等方面“急难愁盼”难题310余件。

2、讲好红色故事,让“国保”云庄“活”起来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的“得意之笔”,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为了让广大游客对四渡赤水路线有更直观的了解,从中得到更为完整的红色教育,乃至对毛泽东灵活的运动战思想及其“用兵如神”有更深刻感悟与理解,古蔺县政协委员、文史专家郭毅建议,云贵川三省联手打造一条四渡赤水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包括贵州遵义、土城,云南威信,四川古蔺,古蔺的太平渡、二郎滩,贵州茅台等7站。其中第4站——四川古蔺,郭毅提到可以参观“白沙会议”会址、观文云庄战斗遗址,了解《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及红军攻打云庄战斗。

郭毅之所以看好位于观文镇回龙村四组的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观文云庄战斗遗址,一方面因为它是红色资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另一方面与观文镇“四学、三讲、三实践”中的“红色阵地学”有关。

云庄曾是古蔺大恶霸、十乡“清乡司令”曾庶藩和他的堂兄曾光鲁的庄园,位于古蔺丫叉(现观文镇)。它坐落于四山之间,周围砌有两丈高、五尺宽的石墙,墙外挖有深一丈、宽五尺的流水护壕,四方寨门均用一寸厚铁板装钉加固,一遇紧急情况,即寨门紧闭。

当年,曾家依仗权势,随意欺负穷人,将云庄方圆数十里内的丫叉、白沙等地的土地据为己有,每年收租2000多石。

1935年1月底,中央红军一渡赤水西进云南时,曾庶藩奉古蔺团防委员会督练长兼保商大队长骆国湘之命,组织民团及地主武装300余人袭击红军。当红军大部队西进后,其堂兄曾光鲁率领团丁武装四处搜查红军掉队人员和伤病员,逮捕红军8人,杀害了7人,还残忍地把其中一位红军的头颅砍下,以此向县政府报功领赏。当地百姓将牺牲红军战士葬在二娘坟山上(现在的红军坟)。

二渡赤水前夕,从云南扎西返回驻扎在回龙场的红三军团应群众要求,于1935年2月15日下午派出两个连对云庄实施包围。15日晚上至16日午后都是围而不攻,只派政工人员向庄内喊话。

但曾庶藩等人顽固不化,不肯缴械投降。红军于1935年2月16日傍晚在迫击炮和机枪掩护下,向庄园发起攻击。历经一天一夜的交战,红军利用福字岩居高临下的优势,用照明弹配合燃烧弹攻打进庄,击毙了女管家杜二娘,处决了大管家王显章,曾氏兄弟乘混乱之机跳墙逃跑。

1935年2月17日,红军在云庄召开群众大会,把粮食财物分给群众。红军走后,当地群众编了一首歌颂红军的民谣传唱至今:“甲戌年,闹天干,红军大队入四川。打倒土豪曾百万,穷人个个心喜欢。”

鉴于云庄战斗遗址是“国保”,不能擅自动工修建硬件设施,郭毅建议通过讲好故事,让云庄“活”起来。一方面介绍曾家的历史,包括曾庶藩祖上阻击石达开太平军等情况、曾庶藩个人情况、被攻打的背景;另一方面介绍红军攻打云庄和开仓分粮给穷人受到百姓拥戴的情况。

据了解,为了讲好红色故事,让云庄战斗遗址“活”起来,观文镇还将依托云庄红军战斗遗址,寻找红军长征时在观文留下的英雄足迹,挖掘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从而达到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