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明霞 薛德权
泸州,一座不断生长的城市。
新中国成立之初,泸州城区的面积仅有7平方公里,人口12.8万人。2012年,泸州中心城区面积已突破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人,在川南率先建成“双百”大城市。2020年,泸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突破170平方公里,人口达162万人。
城市不断生长,魅力如何展现?是生态、是宜居、是幸福、是文明……而城市建设发展是这一切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以高度的为民情怀,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着力让城市道路“畅起来”、城市面貌“绿起来”、民生短板“补起来”,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全面建设山水美丽城市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提质增效
城市路网建设不断加快
6月15日,泸州长江二桥东引桥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冒着酷暑进行桥梁墩柱和桩基施工。市建管一中心副主任黄金河说:“目前,国窖长江大桥到江东新城的长江二桥西连接线已经建成通车。东锚碇已经完成,西锚碇预计11月完成。今年12月31日前,将实现主桥先导索过江,届时主桥将正式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2年6月进行桥面钢桁梁吊装。”
泸州长江二桥及其连接线工程一端连接茜草半岛,跨越长江后连通龙马潭区罗汉街道,与空港大道互通相连,将成为东西向进出城主通道,建成投用后将大大缩短从城东进入主城区的时间。“城市空间不断拉大,桥则缩短了市民出行的时间。”黄金河说。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长、沱两江交汇,桥是泸州人跨越两江四岸的便利通道。
沿着时光的河流回溯,1960年,泸州沱江一桥建成通车。六十年过去,泸州主城区已建起跨长江桥梁3座,跨沱江桥梁4座,长江二桥、长江六桥、长江八桥等正在加快建设。随着城市的发展,这样的桥还会不断增多。根据规划,到2030年,泸州中心城区将建成15座跨江桥梁,其中跨沱江7座,跨长江8座。这些桥梁除了具备首要的交通功能,也成为了泸州一道道独特的景观。
大道映长空,路通百业兴。近年来,按照“打通大动脉、连接小动脉、促进微循环”的原则,泸州全力推进“三环、四横、六纵、五联络”组团式城市路网规划建设。到目前,泸州横向、纵向骨架道路基本形成。全长15.4公里的一环路全线贯通,全长52.5公里的二环路已竣工通车25.4公里,余下27.1公里正加快推进。城市道路累计达1150.42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67平方米。桥梁和道路串起一个个新城组团,推动“两城四园区”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绿色打底
城市“颜值”不断提升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视野开阔,透水的环湖道路干净无积水,适合老人出来散步;旁边还有球场、秋千、蹦床等免费的活动设施,小孩子也耍得住。”自渔子溪生态公园建成开放后,家住碧桂园生态城的张梅经常带着家人过来玩耍,“几乎每个周末都会过来,这里就像我们的后花园。”
今天的泸州,忠山公园、江阳公园、东岩公园、长江生态湿地公园、南北滨公园……处处是醉人的绿,处处有动人的景。一座座公园,成为泸州市环境提升的真实写照。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近年来,泸州立足优越的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围绕“绿”字做文章,打造公园城市新名片,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坚持城市推进到哪里,公园就建设到哪里,按照新区开发“公园+”、旧城双修“+公园”的理念,全面推进“全域公园体系+三级绿道+公园社区”试点工作,打造“两江四岸”绿色长廊、滨江公园体系,全市建成公园43个,其中3个城市公园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公园。到2020年,泸州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8%,人均公园绿地14平方米,基本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园林城市格局。
2016年被确定为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泸州秉承“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打造一座“会呼吸”的城市,守护一江清水出川。五年来,泸州共投入资金87.2亿元,竣工一批海绵城市项目,实施排污口取缔、黑臭水体消除、内涝点整治、雨污分流改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等海绵化提升改造,建成海绵城市37.4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21.6%;全面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77平方公里,长江泸州段水质持续保持Ⅱ类。2021年6月,泸州入围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蝶变升华
城乡融合发展提速
茶园采茶、酒庄品酒、赏花踏青、划船蹦极……在纳溪区大渡口镇,赋予我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茶与酒,与旅游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体会生活的轻松惬意,更让村民们走向幸福生活。
这只是泸州市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泸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都市区+城镇组群+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城乡空间布局,以“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为重点,率先试点一批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纳溪区大渡口镇被评定为首批中国特色小城镇,龙马潭区双加镇大冲头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2020年,泸州加强与重庆沿江协作、深化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与重庆荣昌区、永川区、江津区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建立跨行政区组团发展模式的融合发展示范区;纳溪区天仙镇等5个镇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扩面增量新增试点镇,共获得省级小城镇专项资金2495万元;编制完成并推广《泸州市美丽乡村住房建设推荐图集》,为提升农房建设风貌和品质提供技术指引。
目前,我市已有获评“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29个、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98个、“四川最美古村落”5个,完成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2个,创建四川省特色小城镇7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在全省村镇建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改革创新
建筑产业不断优化
2179家建筑业施工企业,施工项目遍及全国各地和海外10多个国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
2020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四川(泸州)建筑业企业总部基地;
叙永县获批住建部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示范县,泸县被评为“中国建筑之乡”;
……
历经数十年发展,“泸州建工”已成为泸州建设领域一张响亮名片。“十三五”期间,泸州建筑业完成总产值655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5%。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连续7年居全省第2位、川南第1位。
2020年,泸州出台《关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率先成立了四川(泸州)建筑业企业总部基地,全力打造川渝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目前,总部基地已构建了“1+6”服务管理体系,入驻企业6家、正在洽谈5家;建立建筑业优质名录库,认定2020年优质建筑企业40家;成立了供应链公司和基金公司,已获得1.22亿元授信额度;有8家建筑业企业被表彰“四川对外开拓先进企业”,6家优质企业成为“四川省工程总承包试点单位”。
近年来,泸州采取招大引强激发市场活力、强化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创新机制试点租赁住房等系列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引进恒大、万达、碧桂园、金科等全国知名房企,培育佳乐、三溪、天立等本地知名房企,推动市民居住品质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泸州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60亿元,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4000万平方米,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3位,川南第1位。
住房保障
筑起百姓的幸福“安居梦”
住房,在老百姓心中,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承载希望的港湾。在泸州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老百姓对住房的感情更加炽烈,更加深厚。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把住房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群众的“安居梦”。市委、市政府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着力构建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广大城镇居民居住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泸州已基本构建由安置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组成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2008年至2020年,泸州市城市棚户区改造84955套,约764万平方米,累计建设公租房27825套、约166万平方米,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94722户;累计解决了约30万户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2020年以来,以提升住房保障能力为目标,泸州不断扩大保障范围,提升保障质量,扎实落实川渝住房保障信息共建共享,推动落实公租房保障范围在我市常住人口全覆盖,开展“两清单、两机制、两配置”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目前,泸州已初步建成公租房保障信息系统,对全市70个公租房项目、104个小区共计16827套房源及25426名保障对象信息实行了电子化管理,并将逐步实现公租房网上申报、审批、分配管理;创建了2个公租房智慧试点小区,提升了公租房小区居住品质;今年,泸州又被列为四川省省级财政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试点城市,将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2021年,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楼盘积案化解处置、房屋建筑安全风险排查整治、住房保障补短板、物业服务品质提升、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人居品质7个方面列出了40个项目作为为民办实事具体事项。目前,全市26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泸州住建人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样板。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泸州未来赋予更多可能:一是强化城市核心功能,二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三是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我们以‘公园城市’理念引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和路径,充分发挥泸州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优势,打造更加具有高颜值、高品质和高价值的‘公园城市’。”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