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梓豪 本报记者 张婷
“小分类”起了“大作用”,“小村规”撬动“大治理”,“小积分”组成“大账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创新实践好经验、好做法在泸县“生根发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泸县正朝着善治乡村、振兴乡村阔步前进,希望洒在乡间田野……
1、党员分类管理 党员争当模范
有事儿找老彭、有纠纷找老杨、有困难找老易……在泸县嘉明镇复兴村,群众大事小事首先想到的是老党员工作室的3位老党员。今年,3位老党员被纳入党员“先锋管理”中,老党员主动认领责任岗,利用人熟地熟、威望高的优势,为群众开展纠纷调解、困难纾解等服务。
今年以来,复兴村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探索推行“二分四类”党员管理模式。“二分”,即根据党员流动性,化整为零,将村级原有党支部调整为“外出务工党支部、产业党支部”;“四类”,即根据党员结构特性,将农村党员划分为县外农民工党员、在家从业党员、村组干部党员、老弱困难党员,同时实行“云端管理”聚县外农民工党员合力、“先锋管理”释在家从业党员潜力、“定责管理”强村组干部党员动力、“暖心管理”添老弱困难党员活力、“指数管理”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力,进一步精准管理农村党员。
在实行党员分类管理中,“先锋管理”作用发挥最为突出。复兴村定期梳理年度工作重难点,固定设置产业致富示范、民事纠纷调解、环境卫生监督、政策法规宣传等5类责任岗,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人。如今,24名在家从业党员全部认领岗位。
“党员分类管理以来,党员敢于亮身份,进一步凸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维清说。
如今,复兴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2019年,复兴村利用宅改结余资金,规划修建了扶贫产业园种植800余亩藤椒。在藤椒产业发展中,复兴村以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为实施主体,采取“集体流转、统一栽种、三年统管、挂果分红”方式发展,预计挂果后将新增集体收入150余万元。去年,在复兴村扶贫产业园旁,还成功引进建成年出栏1.2万头规模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生猪养殖的粪污,用作藤椒肥料,实现种养循环。
除此之外,复兴村将前期宅基地改革集体收益结余资金直接入股镇供销合作社、县建筑产业园,每年保底收益17.6万元。
2、探索“四分”模式 凝聚发展力量
泸县牛滩镇新林村二组村民徐玉彬前些年在工地打工时意外摔伤。考虑到其受过重伤,新林村党总支将其作为特别关爱户,安排了一名“新林管家”对他实行包保服务,用行动关爱、帮扶他。慢慢地,徐玉彬走出了受伤的阴影,对村里的工作也越来越支持。
近年来,新林村探索推行“分格治理、分类服务、分项积分、分片发展”四分模式,走出了一条“共商共建、互帮互助、共治共享”的善治乡村新路径。新林村依托网格进行基层组织体系重构,建立了“村级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网格体系,每个三级小网格辐射20至30户群众。该村动员全体在家党员入网入格,并且整合网格力量,让辅警兼网格员,组织发动群众代表,组建“新林管家”,承担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综治平安、便民服务等职责任务。与此同时,新林村由村党组织统筹,将全村精细划分为“示范引领户”“特别关爱户”“远程连心户”,量身定制差异化服务。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不仅让乡村有序、村民幸福,也要助力乡村振兴、鼓起村民钱袋子。在产业发展方面,新林村实行分片发展,以基层之治破解发展之困,增强产业活力。
新林村历来有种植生姜的传统,产出的生姜适合制作泡姜。曾经,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流程,没有品牌意识,导致新林村的生姜品质参差不齐、价格不高。
近年来,在新林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先后成立了生姜专合社、生姜专业技术协会,培养年轻种植户,并为其提供支持,包括免费土地使用权,免费提供农家肥、农业物资等,负责进行统一包装销售。“市场价七八元的生姜,经过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现在每斤卖到了20元至25元。去年最多的一天,销售额达14万元。”新林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周兴海说,生姜种植大户们都愿意跟着村集体公司干,收入有保证。目前,村集体公司带动全村200多户种植生姜,种植面积达到1400亩,村民的腰包渐鼓。新林村还重点发展猕猴桃、柠檬、黄桃、李子等产业,推进产业发展。
2019年,新林村被评为省级“四好”新村,村党总支被评为“四星级党组织”。
3、实行积分制度 积极参与治理
“院坝整洁、农具摆放整齐、无牲畜粪便、房前屋后无黑臭水体,加分!”5月末,泸县石桥镇洪安桥村部分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到六组村民黄开良家开展“积分制”管理入户评分。黄开良家因环境卫生整洁,获得加分。
曾经,黄开良家环境卫生脏乱差,农具满院散落。如今,通过积分制管理,黄开良规范了人居环境、牲畜喂养,生活习惯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所得到的积分,黄开良随时可以到村办公室换取生活用品,参与积极性很高。
近年来,洪安桥村不断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创新探索实施党员群众“积分制”管理,激励党员主动发挥表率作用,并逐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洪安桥村将全村党员分为在家党员和外出党员两类。制定党员管理积分办法,对党员参加各类会议、参加党组织活动、带头示范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实行加扣分制度,设置“积分榜”和“红黑榜”公示。今年上半年,党员邱蓉因为获评县级先进,获得了300多分积分。积分将定期公示,还可兑换奖品,作为评先评优依据。
同样,洪安桥村制定了群众积分管理办法,并纳入村规民约。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维护环境卫生、善行义举等均可以获取相应积分,积分可以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兑换食盐、抽纸、香皂、洗衣液、食用油等生活用品。“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自发投入到村级治理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来。”洪安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邱宗祝说,如今全村964户3343人共同参与,兑换积分奖励近4万元。洪安桥村还根据积分排名情况,综合党员群众综合评议结果,每年进行大规模表扬评选活动,坚持“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相结合。
洪安桥村“两委”坚持以“提升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一手抓发展,一手促振兴,不断围绕产业发展持续发力,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眼下正是洪安桥村菜南瓜成熟的季节,一个个套袋的菜南瓜装箱摆放整齐,每天海吉星农贸市场商贩都会前来收购,日销售额达2000元。
近年来,洪安桥村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修建了果蔬采摘产业园,占地面积500亩,园内实行长短期作物套种,种植了荔枝、桂圆、李子、柑橘等果树,果树下套种南瓜,并且在农田里发展双稻双虾产业,最终形成乡村采摘旅游发展体系。“去年,短期作物种了西瓜、玉米等,年产值50多万元,预计今年将更高。”邱宗祝说,为了让果蔬有更好的销路,村集体公司还申请了“洪安桥”商标。
近年来,洪安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谋发展,全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洪安桥村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四好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文明新村”等荣誉称号。
乡村善治,乡村振兴。泸县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