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佳雨 本报记者 刘林 李独懿
因为原来辖区内拥有着泸化厂、六九二厂、泸州市碱厂、泸州老窖罗汉酿酒基地等大型企业,龙马潭区罗汉街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成为全市的首批亿元镇。而今,这里已是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核心区、长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区,也是龙马潭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随着园区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一大批工业企业搬离罗汉,罗汉街道迎来转型发展的大考。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改善民生,让辖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也在考验着罗汉街道的智慧。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汉街道开始借助园区趁势转型发展,致力于从传统工业重镇到打造宜居宜业的产业型街镇的华丽转身。
区域 经济
借力发展趁势转型
恒力纺织园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操作着;保税区内,满载货物的卡车进进出出;泸州港内,搬运集装箱的龙门吊起起落落……走进罗汉街道,一个个场景展示着这里是一个充满现代经济活力的地方,一股股彭拜的动力感染着每一个参观者。
截至目前,罗汉街道共有规模以上企业71家,其中工业企业40家、商贸企业15家、服务类企业16家。今年街道正积极新培育工业规模以上企业8家。去年,罗汉街道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了5000万元。
罗汉街道已经走出了单纯依靠传统工业而发展区域经济的困境,逐渐向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型,街道招商引资的方向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利用自贸区、长开区、泸州港均坐落辖区的区位优势,趁势招引关联企业,大力发展经贸服务业。近年来,不少建材公司、钢铁公司、酒业公司、物流公司、科技公司入住罗汉街道,这些商贸服务企业的财税收入,由原来占街道的30%左右,增加到现在的65%左右。“这个比例还能够继续提高。”罗汉街道办事处主任陈豪坦言,如果单是靠传统工业,罗汉的发展之路只能越走越窄,只有对产业结构作出思考并实施布局,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罗汉街道正建设现代化、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力争为龙马潭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开放先锋区作出贡献。
相比于商住开发得比较成熟的城西等地,罗汉可谓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随着今后长江二桥的竣工,坐落于长江岸边的罗汉区位优势凸显,必将刺激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罗汉居民更盼望的是,随着辖区内两处棚户区的改造,大型商业综合体也能出现在家门口。这些,都是促进罗汉街道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
服务 项目
坚决保质保量完成
罗汉街道社会事务办的工作人员张小燕,每次从恒力纺织园经过,心中都会升起一股自豪感。10天时间里,罗汉街道完成了恒力纺织园1200亩先期用地征收工作,张小燕便是罗汉街道众多忙碌在征收一线干部职工中的一员。
2019年11月1日起,罗汉街道百余名干部职工化身“项目攻坚员”,采取分组跟班包保的模式,挂图作战,并抽调了35名有经验、有号召力的机关及村(社区)干部成立党员先锋队,到各片区向居民讲解政策,协调居民间的确权纠纷,分组搜集租房、售房等房源信息800余条,协助600余户居民搬家,解决居民后顾之忧,实现所有拆迁户搬得出、住得好。这几项举措,得到了拆迁居民的大力支持,为项目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个周末,张小燕的儿子发高烧,丈夫又出差,迫于时间紧任务重,她提上一大包药,直接把孩子带到了征地现场。同事们劝她先把孩子带回家,但为了不给同事增加负担,不影响征地进度,张小燕把当天的任务完成了,才带着孩子回家。
有了这样有担当、肯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罗汉街道创造了一个个“罗汉速度”:30天完成泸州港大件路拓宽项目涉及的3个村(社区)198户全面征迁交地;顺利完成长开区智能产业园、川南机械厂补征地、长江二桥(城东)及连线工程、北方公司安全间距搬迁等项目的征迁扫尾工作。
重大项目的实施、大型企业的良好运行,将为地方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除了坚决为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外,罗汉街道还致力于为各项目、企业做好生产中的水、电甚至原材料等要素保障。罗汉街道在这些服务中,寻求着自身的发展:恒力纺织园、泸州综合保税区等重大项目,正在逐渐改变着罗汉的经济格局,不仅安置了剩余劳动力,还形成人流、物流,在促进商贸流通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大件路拓宽改造、高坝片区雨污分流、老鹰坵环境整治此类民生工程,也为辖区居民谋实事,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辖区的经济、人文等。
改善 民生
优化服务共享成果
最近一段时间,罗汉街道航天苑社区的89岁退休老人张文宏总喜欢抽出时间,到社区群众活动中心看书。在老人看来,这里书籍种类丰富、环境优雅,很适合阅读。要是能偶遇过去的老同事,相互交流,探讨心得更有一番乐趣。
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航天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明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针对社区老同志退休前多从事科研工作的特点,杨明还特意为大家组织了不少科技类书籍。“什么是社区服务?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求就是服务。”作为社区的“管家人”,杨明一直坚持服务贴心,服务用心的原则。
何为民生?就是要让群众生活得有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为此,罗汉街道将民生工作紧紧聚焦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三个方面,不断优化服务、深化治理,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以航天苑社区为例,服务体系从制度化、智慧化和星级化入手,建立起“社区—网格—小区—楼栋—家庭”自上而下的系统,梳理出8大类50项便民服务事项,并通过《暖心服务卡》的形式,尽可能将社区服务资源投放到居民身边,社区还开发了“航苑之星”智慧治理平台,建立“和谐航天苑”微信群,实现智慧科技和居民服务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用“小程序”解决“大事情”。
作为大型企业驻地街道典型,罗汉街道还注重与辖区企业的共驻共建,用活社会资源,将川南机械厂、北方化工等10个区域单位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区域大党委的核心引领作用,实现组织联动、资源联享、要事联商、活动联办,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为居民提供星享学堂、星享文明、星享娱乐、星享艺术、星享活力、星享健康、星享同心“七星生活”。
与此同时,街道根据服务半径、居民数量和治理需要,将全街划分为19个治理网格,确定300余户党员中心户,形成以村(社区)党组织为统揽、网格党支部为核心的治理网络。通过创新“四方联动”治理机制,开展“五治行动”,实现村(社区)治理能力精细化,推动治理效能不断提高。
改善民生,罗汉街道注重内外兼修,在不断提高“软件”配置的同时,更注重“硬件”的提升。近年来,街道先后投入近1.5亿元,在龙马潭区率先完成高坝片区雨污分流工程,完成老鹰坵湿地公园建设,实施化工苑社区广场、双五广场、北方公司老旧职工楼栋基础设施维护更新工程,完成航天苑社区阵地及群众活动中心打造。
罗汉街道改善民生的“自选动作”更是可圈可点,坚持每年将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75%及以上投向民生事业,创新“立体帮扶”民生工程6项,为失地农民、特困户、高龄人员、重度残疾人员等群体解决医疗保险、生活补助、义务教育、殡葬补助等实际困难,并继续向每个村(社区)提供5万元文化活动经费,让辖区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