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攀 本报记者 陈易君
因为专注,所以神秘!泸州市精神病医院(泸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神秘感,源自其成立之初的使命和基因。1965年,泸州市精神病人收容所成立,按照民政部门的要求,主要收治护理“三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精神病人、优抚对象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守护这些“特殊群体”的健康,是其一以贯之专注的事情。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1985年,泸州市精神病人收容所更名为泸州市精神病医院;2008年,医院加挂“泸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牌子;2011年,医院被评为国家二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2015年,医院被评为国家二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今年,医院升级为三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
56年来,市精神病医院一路筑牢兜底保障防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近5年来,医院收治兜底的贫困精神病人有2200余人次,收治肇事肇祸需强制医疗的危险性评估三级以上精神病人3600余人次、公安机关送来强制医疗精神病人480余人次、市级“三无”特困精神障碍人员1380人次、流浪乞讨人员精神病患者160余人次,减免特困人员救治经费约1050万元。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民政局和市卫生健康委的帮助支持下,市精神病医院积极履行收治全市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加强市级精神卫生防治技术指导、兜底救治职能。走进“神六”桥旁的市精神病医院,行政楼和山顶的两幢住院大楼在绿荫环绕下显得清幽静谧。目前,医院拥有编制床位300张、开放床位750张。作为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市精神病医院的服务早已突破了收治护理“三无”的范围,扩大到收治低收入群体、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精神疾病患者,并承接全市精神疾病患者医治工作,内涵延伸到医疗救治、供养服务、康复服务方面(照护+治疗+康复),具有“福利性、救助性、基础性”的鲜明特点。同时,承担全市精神专科、内科疾病的医疗和社区预防保健,市级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与治疗,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社会心理卫生服务等多项工作职责,是泸州市医保定点医疗和工伤保险医疗定点医院,泸州市级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市级精神残疾、智力残疾评定医院,西南医科大学护理教学医院。
“环境优美、服务优良、技术精湛、打造品牌”,是市精神病医院的愿景。为此,医院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医技水平,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医院“愿景”落地落实落细的基石,各科室踏石留印地诠释着“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彩:
——普通精神科是医院特色科室,市级重点专科科室。其中设有急性重性精神病床位、慢性精神病康复床位,采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物理治疗,充分体现了全新的“药物-心理-康复”现代医学理念。主要负责诊治各类严重精神障碍、慢性精神疾病康复、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戒断等。
——临床心理科实行临床心理科及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科双科管理,坚持“生物-心理-社会”的治疗模式,全方位分析处理患者的各类心理问题及精神障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药物、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性的治疗手段,通过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正念疗法、人本主义治疗、沙盘治疗、脱敏治疗、暗示治疗、森田疗法、婚姻治疗、家庭治疗等多样化方式,力求达到完善自我、消除症状、回归家庭,提高社会生活功能的目的。每年开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1万余例。
——新成立的睡眠医学中心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仪、多导睡眠检测仪、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失眠治疗床(催眠治疗)、心理CT、心理测评等设备。基于全方面的评估,睡眠中心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的全程治疗,开展放松治疗、音乐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专业治疗,为患者的睡眠保驾护航。
——老年医学科、老年精神科是针对老年急慢性病、瘫痪患者和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开设的医养结合型科室,相应设备齐全,开放床位150张,配置专业医护人员及生活护理员。开展了“阳光服务”“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压疮治疗”特色医疗服务,为各种老年精神疾病、急慢性病、临终关怀、安宁疗护患者,特别是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失智老年病人,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和精心的生活护理。
“十四五”期间,市精神病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将按照泸州“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健全精神疾病救治体系,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精神卫生中心”要求,肩负起健全精神疾病救治体系的重要职责,强化使命担当,继续发扬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的精神,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设施一流、环境一流的国家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为泸州精神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健康泸州建设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组图片由市精神卫生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