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建英 本报记者 刘墨
近期,我市雨量充沛,野生蘑菇也进入了生长旺季。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林勇副教授表示,6至9月是食用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发期,医院急诊科每年都会接诊因吃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
林勇介绍,蘑菇中毒表现多样,但无论哪一类型的蘑菇中毒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类似中毒症状,应尽快到医院救治,最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样本或留存毒菌图片,送到就诊医院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野生蘑菇记住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对于山上、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采摘。不要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如何判断野生蘑菇有没有毒?林勇提醒,民间的方法往往不可靠。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环境的“清洁”“肮脏”与蘑菇的毒性无关,所有的蘑菇都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同时对环境湿度要求比较高,因此都倾向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蛆、长虫子的蘑菇也可能有毒,因为人与昆虫差别很大,同一种毒蘑菇对人与昆虫来说,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用银针测试不会产生颜色变化。毒蘑菇所含毒素的毒性稳定,耐高温,抗干燥,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他的佐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毒素。蘑菇泡水变浑可能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能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中毒后怎样急救处理?林勇介绍,误食了毒蘑菇后,自我急救可采用催吐方法,压迫舌根或饮用大量淡盐水来催吐。因部分剧毒蘑菇食用后72小时可进一步出现肝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自行催吐后也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患者已经昏迷,则不能再进行催吐,应及早就医治疗,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