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0年07月08日

水产品销量下降 商家主动寻出路

目前市民多以购买本地淡水鱼类为主。 本报记者 李独懿 摄

□ 本报记者 李独懿

“大姐,今天就只买花鲢,不买其他的吗?这些活虾今早刚到的,新鲜得很。”6月28日一早,市民宋家慧到步步高新天地超市购买水产品,肉禽水产主管张青向她推荐活虾,但宋家慧却连连摇头。

“现在顾客有所减少,每天活虾都有报损。”由于近期水产品销量下降,特别是海鲜类产品,让张青担忧不已。

当天,记者在步步高新天地超市观察近一小时发现,水产品销售区不到10位顾客光顾,而购买水产品的仅有3位顾客。这是个例,还是我市水产品市场的普遍现象?随后,记者对我市部分水产品市场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解。

多种水产品销量走低

“最近水产品的销量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洪洋农贸市场水产品经营户赵丹介绍,去年小龙虾大量上市时,每天的销量都有上千斤,为此她还专门请了两名工人帮忙。而现在每天不到500斤的销量,让她不得不考虑经营成本。

赵丹在洪洋农贸市场从事水产品经营多年,主要以淡水鱼类以及花甲、基围虾、生蚝等海鲜零售、批发为主。赵丹告诉记者,由于目前零售以及夜宵店订货量减少,原本用于水产品养殖的水池也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本来还想等到小龙虾上市,用来囤积销售外地小龙虾,现在看来也用不上了。”出于成本考虑,赵丹目前销售的小龙虾以泸州本地的为主。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农贸市场。记者在石马沟农贸市场走访时,该市场一水产品商户老板宋大姐告诉记者,目前她已将水产品的品种进行了调整,主要以销售市民常食用的淡水鱼为主。

位于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欣宇平价海鲜仓库是我市一家规模较大的海鲜类零售、批发商。据该仓库负责人蒲兴宇介绍,该店目前进口类海鲜产品销量减少近一半。其中,活虾销量从过去的每天3000斤,下降到现在的每天1000斤;三文鱼销量下降至过去的一半,生蚝、花甲、圣子、扇贝等常食用的海鲜销量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商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面对目前我市水产品销量下降的市场现状,商家们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呢?

减少品种,控制成本

赵丹告诉记者,过去她所经营的水产品涵盖白鲢、花鲢、草鱼、鲤鱼、鲶鱼等多个淡水鱼品种,花甲、生蚝、基围虾等市民常食用的海鲜产品也长期备货。近期水产品销量下降,目前她已将经营品种进行调整,暂时取消淡水鱼类销售,以销售当季小龙虾为主。

该现象在部分农贸市场较为普遍,记者在石马沟、澄溪口、新区转盘等农贸市场走访发现,以上市场的水产品经营户大多数都将原有的海鲜类产品进行缩减,多以销售本地淡水鱼类为主。

减少品种在海鲜批发门店更为明显。记者在欣宇平价海鲜仓库了解到,该店目前已将原有的100余种海鲜品种缩减到近50个品种。

小亏为盈,保证资金流

记者在步步高新天地超市了解到,目前,该超市所售水产品价格均较以往有所下调。其中活虾售价下降幅度最大,去年售价在90元/斤左右,现售价约70元/斤;鲍鱼、花甲、生蚝等海鲜售价也有不同程度下调,淡水鱼类每斤售价也下调1-2元。

“单品降价甚至亏本的销售,只要能保证每天卖完,也比报损成本低。”张青以活虾举例,目前该超市每天活虾进货量为5斤左右,报损量约1斤。若每斤以低于进货价5元销售,总共亏损25元;若报损1斤则直接亏损为50-60元。产品不能及时销售,不仅容易报损,而且还会影响资金的流动,进而影响到超市的正常运转。

同样,记者在我市其他几家大型超市了解到,水产品售价从下午开始也会进行调整,总体基本保持进价水平,部分甚至会略低于进货价格。重百超市店长助理范琳表示,通常超市为了减少报损量,在水产品出现死亡前都会采取降价销售的方式,毕竟一旦出现报损,超市损失将远大于降价的亏损。

订单销售,产品按需供给

“现在大宗销售我们都采用订单模式,门店日常只准备少量零售货源。”蒲兴宇介绍,由于水产品保质期较短,一旦大量囤积货源就容易造成水产品死亡变质。采用订单销售,按需供货则能避免这一情况,从而减少经营成本。同时,欣宇平价海鲜仓库还通过销量比对,对水产品品种进行更新,取消过去的多品种展示销售模式,变为目前的主营热销产品。

在洪洋农贸市场从事海鲜批发的黄杰最近也将销售方式进行了调整。据黄杰介绍,为了掌握客户需求量,他每天都会通过电话提前与几家大客户沟通,按需备货。“订单销售,避免货源的积压,同时还能减少货源的损耗,能更加精确地控制成本。”黄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