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校宏
4月20日上午9点,刚吃过早饭,邓隆成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准备开启当天的“云阅读”之旅。
邓隆成是四川旅游学院大三学生,是一名阅读爱好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还未正式开学,除了“云上课”,“云阅读”也是邓隆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除了阅读纸质书,我还喜欢在电脑和手机上看电子书。”邓隆成说,他常常在候车、坐车时拿出手机阅读,既方便又很好地利用了时间。
在邓隆成看来,“云阅读”不仅方便,还能丰富知识量。疫情发生初期,邓隆成只能宅在家里。他通过“云阅读”了解疫情防控工作进度、口罩佩戴防护指南等,学习了很多防控知识,提高个人防护能力。
“听书”也是邓隆成喜爱的阅读方式之一。自读大学以来,邓隆成便十分喜欢在“企鹅FM”“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手机软件上以“听书”的方式进行阅读。“在手机软件上听书,能收听完整的篇目,可以专心致志地听,也可以漫不经心地听,还可以重复听,尤其是对于不理解或者喜欢的片段章节最实用。”邓隆成说,听书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完成,比如健身时、等候的间隙、睡觉前等。
尽管喜欢“云阅读”,但邓隆成依然对纸质书阅读情有独钟。邓隆成说,纸质书阅读能让自己静下心来,沉浸在书香纸韵里。“纸质书方便实用,可以边读边做读书笔记、写感想,可以把生僻字标上注音注解,可以深度理解和吸收,还可以收藏。”邓隆成说。
邓隆成从小便爱好收藏文学书籍,《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呐喊》等都是他喜爱的书籍。他常常在大学校园的林荫道、花园边、教室里,享受读书时光。邓隆成说,自己也会时不时地一个人走进咖啡馆,选上两三本书,叫上一杯咖啡,找个僻静的角落,蜷缩在松软舒适的沙发里,听着舒缓的音乐,徜徉在书籍的世界里。
“无论是‘快餐式’的电子书,还是有利于‘细嚼慢咽’的纸质书,都能让我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只要开卷阅读,就能受益。”邓隆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