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梅影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市残联将今年明确为“残疾人事务治理能力提升年”。紧紧抓住残联改革纵深发展这个关键,聚焦残联主业主责,协调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开展残疾人感恩自强和法制教育,推动残疾人事务治理能力大提升、治理体系大完善,不断提高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决胜残疾人全面小康作出新贡献。
加强党的建设 坚定使命担当
今年,市残联常态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举办主题教育讲堂,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终身课题,深化“学听跟”教育活动,持续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有效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多形式深入宣传残疾人事业、残疾人工作、典型人物事迹,传播正能量。抓好残疾人各专门协会工作,引导各专门协会开展好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大力宣传党中央的好政策、好举措,收集民意,凝聚民心。建立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形成宣传合力,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浓厚社会氛围。
深化“量服康复” 提升服务质量
建立一支好的康复人才队伍是开展康复工作的关键。市残联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残疾人康复技术骨干。各级残疾人康复机构将充分发挥技术专业主渠道作用,有计划、有实效地培训和指导当地家庭医生、社区康复协调员、康复技术人员提高康复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市康复服务质量。
市残联还将重点抓好0至14岁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工作。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继续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助残项目试点工作、残疾儿童康复对象交通生活补贴项目、人工耳蜗植入项目免费术前筛查项目。配合卫健部门实施白内障工程等,圆满完成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80%的任务。
市残联组织开展全国“残疾预防日”等宣传教育活动;联合卫健部门继续开展0至6岁残疾儿童的筛查工作,对新鉴定出的残疾儿童进行及时转介,纳入救助政策范围,及时进行康复安置,做到残疾预防从源头抓起,实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推动就业工作 筑牢民生之基
今年,市残联依托社区、残联、民政等部门设立的日间照料机构、寄宿制托养机构等,量力而行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依托“互联网+”和“四川扶弱助残”电商平台,支持残疾人电商发展;继续实施《泸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现代农业者实现就业,对个人能力提升培训、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超额安置残疾人企业给予奖励补贴,鼓励残疾人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结合就业服务提升年,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暨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举办就业困难残疾人、残疾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等,促进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加强和规范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和服务,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专业性。
做好扶贫工作 决战脱贫攻坚
市残联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残疾人扶贫协作等扶贫工作,把贫困残疾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群体进行帮扶。指导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和区县残联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目标任务为1000名;支持残疾人参与种植养殖业、农村扶贫产业、转移就业、电商产业等,大力争取将全市残疾人的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纳入人社部门的就业补贴范围,积极促进残疾人产业扶贫;精准实施残疾人扶贫对象的生活费补贴项目,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作为单人户单独纳入低保、困境儿童的生活救助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将残疾人护理补贴扩大到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配合住建部门100%完成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兜住贫困残疾人民生底线。此外,全面总结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效和经验,挖掘自强脱贫和助残脱贫典型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