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梅 本报记者 李界
抗疫期间,在战“疫”一线工作现场,他们积极发挥青年先锋作用,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集中观察点的修建;在我市距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他们不惧感染风险,克服困难坚守战斗岗位;在高速路执勤点位,他们危难时刻主动请缨,连续二十四小时严防死守,切断疫情的传播和蔓延……他们就是江阳区况场街道青年突击队。
况场街道青年突击队现有成员50人。大年初一,突击队队员们接到疫情防控紧急通知后,不到30分钟所有队员集结完毕,秉承“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原则,牺牲和家人团聚的时光,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连续40多天奋战在抗疫一线。
临危受命
连续5天不离施工现场
疫情期间,为进一步做好隔离观察工作,江阳区统一部署安排,决定在况场街道修建疫情集中观察点,并要求在5天之内,完成拥有288间隔离病房的集中观察点建设。
工期紧、任务重,但况场街道青年突击队队员们没有退缩,各自结合所在部门职责,从协调土地、对接上级部门和设计、施工单位,到现场定位放线、协助协调水电安装,整个建设过程,他们不落下一丝细节,集中观察点建设现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每天忙到凌晨才休息是工作常态,还有部分队员甚至连续5天不曾离开施工现场一步,最终成功协助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了观察点的建设。
队员们回到家后,憔悴得连家人都忍不住掉泪,但他们不曾有一句怨言。“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现在就是贡献自己力量的时候。”队员们纷纷表示。
急难险重
奋战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位于况场街道,我市的所有确诊患者都被转送到该院隔离救治,称得上是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为做好该院服务保障工作,况场街道青年突击队积极参与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购买水果、蔬菜等生活用品。
随着病人增多,该院周边群众担心被传染,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突击队队员们挨家挨户上门宣传防疫知识,每天背着十几公斤重的消毒喷洒器,细心地对传染病医院周边每一处进行消毒。他们每天日行3万步以上,肩膀磨破、手掌被腐蚀,部分队员颈椎病肩周炎发作,深夜难以入眠……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突击队队员们从不告诉家人自己每天真正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怕给家人带来危险,40多天不回家,在单位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这是单位统一的安排,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面对家人的关心询问,他们总是这样安慰。
危难请缨
坚守高速路口执勤点位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坚贞。“我是党员我参加。”“我年轻,身体好,我去。”“我以前有高速公路口值守的经验,我加入。”1月30日,黄舣收费站、董允坝收费站、方山收费站出入口临时关闭,从而加大了厦蓉高速况场收费站监测点值守人员的工作量,况场街道紧急发布该收费站值守志愿者招募公告。在况场青年突击队群里,大家争先恐后报名,主动请缨加入高速路口值守。
又黑又冷的雨夜,他们坚守在况场收费站监测点,一遍又一遍地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毒,对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耐心地向司乘人员宣传防疫知识,提醒佩戴口罩,及时为过往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由于车流量较大,每天有3000辆车、7000名司乘人员进出,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有的突击队队员甚至连续8个小时不喝一口水,坚守在岗位,确保不漏掉任何一辆车、任何一名乘客,“滴水不落”地把好疫情排查关。截至2月23日撤除监测点,队员们共检查6.4万辆车辆、13.1万名人员。
况场青年突击队成员不为功名、不为利禄,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青春热血谱写出了一曲曲扣人心弦的抗疫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