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淑芳 本报记者 蔺艳霜
“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底的2600元左右逐步增长到2019年底的4500元,实现了脱贫摘帽。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善,正向着美好生活稳步前进……”近日,泸州北方公司负责人在谈到精准扶贫为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米龙村带来的变化时高兴地说。
多管齐下 脱贫之路越走越开阔
米龙村是半农半牧区,全村共有68户450人,海拔3300米。当地村民居住分散,受教育程度低,受交通条件影响信息闭塞,主要种植玉米、青稞、小麦等,没有产业支撑,曾是雅江县的深度贫困村。
2016年初,泸州北方公司启动对米龙村的定点帮扶工作。4年来,公司结合米龙村的环境、资源条件,坚持多管齐下的产业扶贫模式,出资为每户修建种植大棚,支持、带领米龙村村民依靠自己的双手,种植羊肚菌、中草药,养殖奶牛,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等,脱贫之路越走越开阔。
2018年,米龙村合作社与宜宾有正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合同,生产松茸牦牛脆笋罐头。2019年,该村继续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并结合市场反映对松茸牦牛脆笋罐头做了进一步优化和改良,深得消费者喜爱。虽然疫情对产品销售有一定影响,预计今年仍可实现利润20万元。
精准帮扶 致富之路越走越稳健
2019年春,在前期试种中草药材基础上,米龙村种植的15亩白芨全部发芽出苗,长势良好。随即,就有中草药材基地公司与米龙村合作社签订了统一收购合同。随着种植技术、经验的积累,结合中草药生长周期,村民们扩大了中草药秦艽、白芨种植面积,目前已有30亩地。以三年均价计算,平均每年可获利润10万元至15万元。
米龙村帮扶人员告诉记者,2019年,北方公司利用周转资金为该村合作社购买了两个门市作为固定资产,每年可收入2.6万元。另外,米龙村合作社投资入股了国家光伏扶贫项目,总投资30万元,可持续25年分红,成为未来25年村民的固定收入。此前,公司利用扶贫资金为米龙村每户一次性补贴4000元购买奶牛,可使每家每年增收1500元左右。公司实施的“培苗计划”一对一帮扶米龙村贫困大学生丁真尼玛,也让丁真尼玛顺利完成学业并实现就业。
历经4年,米龙村实现了脱贫摘帽,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善。但泸州北方公司的愿望是不仅让米龙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还要稳固致富路子,继续扶持米龙村村民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