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杜玉青
泸州市赤水河沿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古蔺县、叙永县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这里地势险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泸州交通瞄准古叙乌蒙山区,重点部署精准施策,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把脱贫攻坚放在交通工作首位,把实现“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交通扶贫攻坚战中不断取得新“战绩”。
乡村公路通到家门口
4月10日是古蔺县石宝镇长坪村赶场的日子,在石宝镇通往长坪村的乡村道路上,多了不少车辆。客车师傅杨贵洪告诉记者,自从公路硬化后,大家的出行频率明显增高。“以前从石宝到长坪开车要40分钟,现在20分钟足够了。路况好,时间短,赶场天大家都背着自家的菜、鸡、鸭上街卖。”杨贵洪说。
大山里更多的群众能出行、愿意出行,得益于乡村道路的畅通和农村客运车辆服务的完善。古蔺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徐庚介绍,截至2019年底,古蔺县26个乡镇、268个行政村已全部通客车。针对边远村镇,古蔺县还开通了“响应式预约客运”,附近群众可通过手机APP自主下单预约合法网约车。这一方式有效解决了边远村镇群众“出行难、出行贵、出行险”问题。
曾经的泥泞小道变成干爽的水泥路,来往车辆越来越多,快起来的不仅是车速,还有群众追寻幸福生活的脚步。
赤水河环线扶贫公路起于叙永县水潦彝族乡,途经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赤水镇,古蔺县马蹄镇、椒园镇、白泥乡、石宝镇、茅溪镇、丹桂镇、土城镇、二郎镇,止于太平镇,全线覆盖贫困村40个,贫困人口29646人。该扶贫公路建成后,解决了沿线百姓出行的老大难问题,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发展。
茅溪镇党委书记许学清告诉记者,便利的交通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茅溪镇先后引进几家扶贫车间、种植养殖企业和酒类企业。“路通了,大家都愿意进来,现在老百姓思维变化也很大。”许学清说。
出行问题解决了,群众便思考着自身要如何发展。搞种植养殖业、就近进厂务工、开农家乐……找钱的门道再也不局限于外出打工。村民熊辉来在茅溪镇浮云村开了一家依山傍水的农家乐,生意红火,夫妻俩常常忙得团团转。茅溪镇紧邻贵州省茅台镇,除了本地人,农家乐还会接待不少贵州客人,一年下来,熊辉来的农家乐有十来万元的收入。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