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0年04月16日

民政系统打好救助“亲情牌”

本报讯(记者 朱虹) 4月15日,记者从全市民政工作会上获悉,我市将深入开展兜底保障对象比对排查,对3618名未脱贫人口进行逐一核实,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新增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建立健全返贫和新增致贫预警机制,打好救助“亲情牌”,用足用好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政策。

据悉,今年我市民政工作持续关注“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市民政部门将统筹使用各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孤儿基本生活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价格临时补贴,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将基本生活受疫情影响,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做好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照料服务。切实抓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走访救助工作。

市民政部门还将抓好“一老一小”的生活保障工作。全市将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00户,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0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20个、物业+养老服务站15个、小区睦邻点20个,探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适老化改造城乡公办养老机构床位1500张,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划分,确保60%以上的养老机构达到国家标准。实施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布局调整功能提升行动,试点建设农村公办养老服务联合体,加快构建“1+7+N”全市特困供养机构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建立覆盖全市的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打造一批“智慧养老院”“智慧养老社区”。完善困难老人救助、老年福利制度。

在儿童关爱保障方面,我市除了继续严格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等相关政策保障,及时足额发放生活补助外,今年还将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年”行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对监护缺失儿童落实兜底监护,全力推动无户籍困境儿童户籍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