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0年04月15日

今年我市口岸物流工作重点确定

五方面发力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张婷)4月10日,我市召开泸州市口岸物流工作推进会,会上对我市今年口岸物流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年,全市口岸物流工作将健全口岸物流发展机制,全面提高工作统筹谋划, 重点抓好“大门户”“大枢纽”“大产业”“大体系”“大安全”五大重点工作,全力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口岸物流发展机制,全面提高工作统筹谋划。做好规划布局谋划,启动全市口岸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加强行业规范指导,按照国家物流行业标准,做好全市物流园区、企业的清理和规范,推动物流市场规范化建设发展。

统筹开放“大门户”,推动开放平台建设及功能发挥。着力推进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一核两翼”对外开放平台。围绕水运临时开放平台,积极探索“1+N”口岸发展模式,串联肉类指定查验场、国家粮食进境口岸等功能平台,推进全市口岸一体化发展;狠抓营商环境提升,进一步清理并规范泸州水运口岸通关各环节费用;促进口岸经济发展。创新发展“口岸+”经济模式,大力打造“三区三中心”。

全力打造“大枢纽”,推动物流核心区建设和区域联动。优化枢纽规划建设,编制完善泸州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促进区域协同联动,全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力推动建立泸州与东盟地区的国际陆海大通道,全力推动川滇黔结合部地区物流协同联动。

着力培育“大产业”,推动物流基础建设及产业融合。深化市场主体培育,加快培育本地物流龙头企业,鼓励物流企业以组建物流联盟方式整合市场主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构建服务“大体系”,推动物流体系建设及资源整合。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推进全市智慧物流平台、共同配送信息平台等建设,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优化城乡共配体系建设;推进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加快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筑牢“大安全”防线,营造现代物流业平安发展环境。要强化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落实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要开展排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实效;疫情防控工作方面,不能放松,内防扩散严防输入。

据了解,去年,我市开放平台建设取得全新突破,已成为省内除成都之外,对外开放平台数量最多、开放能级最高的城市。全市社会物流总额3983亿元,社会物流总收入201亿元。我市全力申创开放平台,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加强区域合作联动,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突出优化通关流程,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物流服务体系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