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4月14日,记者在泸州综合保税区建设施工现场看到,上百台挖掘机、推土机、破碎机、运输车正在忙碌。这个“超级工程”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验收准备工作也在同步开展,确保2020年底如期封关运行。
2019年12月,泸州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全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产业项目招商等各项工作。2月17日,泸州综合保税区拉开建设大幕。
泸州综合保税区获批面积1平方公里,东至龙溪河西岸,南至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连接线、西至泸州港进港铁路,北至长江二桥连接线。其中,建成区面积0.4平方公里,包括保税物流中心和配套业务技术用房等。待建区0.6平方公里。我市还规划发展用地29平方公里,作为配套发展区满足综保区今后的发展需求。
推动泸州综合保税区建设,我市坚持一手抓硬件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培育和项目招引。目前,依托保税物流中心,我市已引进沃尔沃、一汽大众、阿联酋博禄化工等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化工基础原料等大宗商品保税物流仓储分拨业务。下一步,泸州综合保税区将重点围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板块,集中力量引进一批100亿级、50亿级、20亿级的项目,形成“口岸+产业+市场”为一体的临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