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婷) 去年,我市开放平台建设取得全新突破,已成为除成都之外,省内对外开放平台数量最多、开放能级最高的城市。2019年,我市社会物流总额3983亿元,同比增长8.7%;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市GDP的14.7%,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成本有效降低。这是记者4月10日从泸州市口岸物流工作推进会上获悉的。
据了解,去年我市全力申创开放平台,成功争取国务院批准设立综合保税区,成功争取海关总署正式验收泸州港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顺利获批全省首个进口粮食“专用型保税仓库”,再次争取泸州水运口岸临时开放,促进进口粮食业务持续增长,成为四川最大的粮食进口指定口岸;加强区域合作联动,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搭建区域互联通道网络,畅通“泸州+钦州+东南亚”“泸州+广州+香港”“泸州+上海+全球”的国际物流通道。推动物流服务向外拓展,主动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长江沿线、周边区域等20余个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突出优化通关流程,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市覆盖使用,实现无纸化报关报检。开展口岸服务环节收费清查及收费标准评估,除进出口关税、增值税等法定税赋外,无其他收费项目。制定《泸州市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实施方案》,多举措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泸州港出口退税办理时限压缩至3天;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物流服务体系降本增效,新培育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3家,成功实现5A级企业“零”的突破,全市A级企业达到24家,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成都。制定《泸州市城乡物流配送网点建设规划》,建成运营物流园区(中心)15个,县域综合型物流中心1个、配送站53个、取送点458个。推动重点物流项目16个,项目总投资136.8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7.75亿元。
据悉,今年,我市口岸物流工作将抢抓机遇,重点抓好大门户、大枢纽、大产业、大体系、大安全五大重点工作,推进口岸物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