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0年03月28日

守护一江清水出川

——我市建设幸福河湖侧记

沱江映夕阳。 市水务局供图

□ 本报记者 简放鹏

我市江河众多、水系发达,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96条,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主要集水区,四川省80%的长江水量在我市过境出川。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水生态水环境整体改善,建设幸福河湖,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守住一江清水出川作出了较大贡献。

规划引领

交出长江大保护“答卷”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筑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为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绿色保障,既是泸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也是泸州项目投资的要求。

前年6月20日,北京会议中心,《泸州市长江沱江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这个《规划》,既是长江经济带首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也是全国地级市层面首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

泸州为何率先“尝螃蟹”?“这是泸州的战略地位决定的。”泸州市相关领导说。泸州是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泸州的长江水以什么质量出川,就代表着四川向全国交出了怎样的一份长江大保护“答卷”。

这体现的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泸州担当”。

是要“生计的维持”还是要“洁净的空气”?似乎二者难以选择。但泸州的发展轨迹证明,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二者之间不一定是“敌对”关系,只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转型,“呼吸”与“饭碗”就可以兼得。

为此,泸州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进沿江产业、临江企业退江入园,严禁长江沱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严控新建石油化工、造纸、印染等项目。近年来,泸州招商引资频现“拒签门”,为保绿水青山,落后的项目再大也不引进。

也正是相中我市的“绿色情怀”,华为公司、绿地控股、许继电气等一大批新型生态企业先后“加盟”泸州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长江出川断面水质均值为Ⅱ类。与此相应,泸州用高质量发展守护一江清水的经验,先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播出、《四川日报》头版头条刊登。

绿水青山打底,让泸州的发展更有质量。(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