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其中,泸州国家高新区地标性建筑——众创中心已建成投用。大楼能容纳100余家企业入驻,吸纳优秀人才2000余人,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入驻。已建成投用的众创中心将成为我市高新企业创业、金融交易、技术交流、人才培训、科技孵化和园区展示的主要公共服务平台。
与众创中心隔街相望的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800亩,目前已经完成300亩湖体蓄水,临湖高科路、环湖西路已具备通车条件。眼下,工人们正在进行临湖生态湿地景观打造,公园预计5月底完工。
渔子溪河道防洪整治及配套工程项目总经理祝胜介绍,项目秉承“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理念,以海绵城市的标准高规格打造。项目建成后不仅为高新区整体环境添上秀美的一笔,为高新区片区的行洪及生态起到积极保护作用。同时,将成为高新区打造大数据和总部经济的核心地带,成为集亲水、摄影、露营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场所。
为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泸州国家高新区正积极引进星级酒店、银行金融机构和餐饮服务业等。
提质发展
造宜居宜业新城
泸州国家高新区将2020年确定为“产城融合提质发展年”,坚持“高新快特”总要求,冲刺全国“百强园区”总目标,加快园区高质量发展。
高效益发展产业,打造产业兴盛园区。加快智能终端产业转型,招引配套企业、5G、物联网、人工智能项目,激活标准化厂房一期、二期产能。鼓励园区智能终端企业联合建设30条生产线的“超级工厂”,承接小米、OPPO等品牌订单。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推进省联社异地灾备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方面,加快(古蔺)异地扶贫产业园项目建设,建成智通机器人生产基地。泸州豪能汽车同步器生产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鼎科纳米脱酸液及脱酸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工建设红星美凯龙购物公园、星级酒店等园区功能项目。
按照“三生”融合发展理念,优化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完善园区功能。抓住泸州城市规划修编机遇,优化高新区空间布局,为园区预留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泰安棚户区改造、渔子溪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改善园区发展环境。
在高新区产城融合这幅画卷上,以渔子溪城市湿地公园为核心,向东,是国家高新区产业聚集区;向西,是国家高新区产城一体化的城市功能板块;向北,是已落地建成的高新区众创中心、华为大数据中心等高端商务办公区。一座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