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墨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这个“最危险”的战场上,医务人员作为前线的战士,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为大家抵御病毒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她,背着丈夫写下了“请战书”
“救死扶伤是我的神圣职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我特此向党委请战,要求到武汉一线,和我的同事们并肩作战……”1月24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支援武汉的召集通知一发,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邓俊便第一时间交上了自己的“请战书”。“我递交了申请,晚上回家才告诉丈夫。他是共产党员,很理解和支持我。现在我已作为医院预备的第二批支援人员接受全方位培训,随时做好‘作战’准备。”作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她深知此行有着不可知的风险,但“我是医生,职责所在,纵使艰险,也义无反顾。”
他,带着干粮坐诊
一层层的防护服密不透风,紧紧贴脸的口罩、护目镜……1月28日(大年初四)下午4点半才下门诊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作孝教授,下午5点就“全副武装”值守在发热门诊。
“人员紧张,相关科室也要轮流值班,大家任务都重,作为科室主任,我先上。”考虑到只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李作孝让妻子给自己准备了酸奶和面包当晚餐,“这样水分少,节约时间”。防护服让李作孝热出一身汗,护目镜也不时会起雾,但他坚持着,不愿意更换,“防护服脱下一次就要换新的,我们都尽量少吃少喝不上厕所,节约防护服。”
因为发热门诊需24小时值守,李作孝当天的工作时间从下午5点至第二天凌晨,第二天他还有正常的门诊工作。
他们,加班加点为大家护航
调配物资做好保障工作,制定防治工作流程及相关方案,设置发热门诊,安排专家值守和会诊……每一个环节仔细梳理,对照国家标准实施,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务部的工作人员们加班加点地奋战着。
“根据国家的防控方案,我们也在不断调整医院的各项措施,严防死守。”医院医务部部长邓勇从1月15日起就一直坚守在医院,“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医护人员、住院患者、来院就诊或陪护人员,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医院疫情防控综合办公室副组长、医务部副部长杨祖成也一直坚守在医院。“我们成立专家组、指挥组、物资保障组等,制定各类防控方案、实施方案,各环节仔细梳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到位,科学有效。”杨祖成在贵州的父母至今还以为他在家休息,“没敢告诉他们我一直在医院,怕他们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