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0年01月23日

宏观经济持续下行 泸州经济稳中有升

——市统计局总统计师解读2019年泸州经济运行情况

新闻记者现场提问。本报记者 牟科 摄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是否顶住压力逆势上扬?1月22日,在2019年泸州市经济运行统计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总统计师、第二新闻发言人陈颖对泸州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解读。

1

迈上新台阶

7年努力,

从千亿冲向两千亿

“2019年泸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已经达到了2081.3亿元,进入了全省2000亿俱乐部。”谈及泸州GDP,陈颖说,这是一次历史性跨越。从2012年GDP突破千亿大关到如今突破2000亿,7年迈过一个千亿,这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努力。

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六大攻坚行动,狠抓“六稳”工作落实,最终呈现了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态势。我市主要经济指标都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已正式实施,各市州GDP由省统计局进行核算,核算基数为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GDP修订数。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泸州市GDP为1895.5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了200.58亿元。

2

增长大动力

创新驱动,

新兴产业蓬勃兴起

在市统计局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亮眼:201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1.0亿元,位列全省第七位,比上年增长11.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8.0%)高3.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10.4%)高1.0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一位,继续保持了在全省领先的地位。

近年来,我市社消零增速一直位居全省第一、第二位,这充分反映了我市消费市场充满活力,体现了我市传统业态增势不减,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当前,我市消费市场亮点纷呈,除了传统零售业,还有新零售业态不断涌现。节日经济、会展经济进一步挖掘了消费市场潜力,促进了泸州消费水平的整体提升。

陈颖认为,从2019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体现了我市创新驱动更强的特点。如信息、科技等新兴产业增速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了216.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投资增长167.4%。

此外,2019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0.2%,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了30.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行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了38.4%,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了28.4个百分点。网上商品营业额增速达到了60.3%。“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我们的平台经济、自然经济等产业正在蓬勃兴起。”陈颖说。

3

发展高质量

结构优化,

多项指标跑赢GDP增速

“泸州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陈颖认为,我市多项经济指标均能反映高质量发展这一过程。

2019年1-11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速达到15.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速达到31.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4个百分点,但营业利润增速达到20.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8个百分点。陈颖说,2019年,全市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税收、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都远远高于GDP增速。

顺应时代发展,我市三次结构比重也在变化。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聚集发展。2019年,我市三次结构比重为10.4:49.1: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在2018年(四经普修订数据)基础上提升了0.4个百分点,达到了40.5的比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实现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8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6.1%)高1.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7.5%)高0.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增加值2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6%;

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9亿元,增长8.2%;

第三产业增加值842.4亿元,增长9.5%。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全市粮食总产量229.1万吨,比上年减少0.6万吨,比上年下降0.3%。

二、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5.7%)高4.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8.0%)高2.0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4.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0.2%,私有企业增加值增长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15.2%。

●传统四大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其中,酒的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0.0%;化工行业增长5.2%;机械行业增长9.7%;能源行业增长2.6%。医药行业比上年增长7.7%。

●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0.2%,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30.2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3%;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长38.4%,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28.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0%。

三、服务业加快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42.4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8.5%)高1.0个百分点。

四、投资稳定增长,新兴产业投资加速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10.2%)高1.7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6%。

●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6.8%;产业投资增长0.3%;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10.9%;其他投资增长2.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16.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67.4%。

●房地产开发投资399.0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商品房施工面积239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0%;商品房销售面积928.4万平方米,增长10.1%;商品房待售面积67.7万平方米,下降46.9%。

五、消费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转型稳步向前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8.0%)高3.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10.4%)高1.0个百分点。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商品零售731.9亿元,增长11.5%。

六、财政收支保持平稳,金融信贷运行稳健

●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6亿元,同口径增长13.2%。其中税收收入103.4亿元,同口径增长7.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3.4亿元,比上年增长7.6%。

七、市场物价小幅上涨,工业品价格涨势平稳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7%。

●食品烟酒类比上年上涨6.4%,衣着类上涨2.7%,居住类上涨2.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1.6%,医疗保健类上涨3.9%,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

八、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12元,比上年增长9.5%。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52元,比上年增长9.1%,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8.8%)高0.3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31元,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10.0%)高0.3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