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10月23日

“防”与“救”并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我市抓实抓好安全应急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曾念

泸州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安全监管点多、面广、战线长,监管范围涵盖所有安全监管门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政治任务和底线工作来抓,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危化、烟花爆竹等八大行业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截至目前,我市连续6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近日,我市组织省级驻泸媒体和市级媒体前往纳溪区、江阳区、泸县,集中采访报道我市安全应急典型工作经验。

公式 全省率先实施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 比照“指导手册”精准履职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泸州最大的一家合成氨企业,也是我市在推进危险化学品行业清单制管理工作的试点企业之一。10月16日,记者在该公司看到,工作人员对照《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清单》相关要求,检查合成氨装置设备、管道、设施等情况是否完好,并逐一对照做好记录。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安监部书记郭春建告诉记者,公司是泸州试点建设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清单单位,成立了以公司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针对性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清单》《企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清单》《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清单》,将责任和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现“照单履责、按单办事”,提升危化品安全管理水平。目前,公司已完成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清单3个、各检查类清单78个、记录类清单34个、作业许可类清单18个,复工复产类清单14个及节假日清单1个。

实施清单制管理,是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亮点之一。我市通过抓“关键机构”,落实属地责任;抓“关键少数”,落实领导责任;抓“关键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市委、市政府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分行业制定《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清单》,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层层压实监管责任。同时,扎实抓好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制管理,纵深推进17个重点行业领域的34个重点企业清单制试点。

此外,出台《企业安全生产全员岗位责任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细化出资人、负责人、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岗位职责,形成全员、全过程、全岗位责任闭环。指导试点企业制定《日常安全检查清单》《复工复产安全检查清单》《节假日安全检查清单》,精准排查整治关键时段、关键设备、关键工艺、关键操作安全隐患,防范遏制安全事故。今年以来,通过狠抓清单管理,我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2%、25.4%,坚决遏制了重特大事故。

公式 严标准打造安全生产片区执法中队 构建基层安全监管体系

10月16日,在泸州市兴泸远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纳溪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大队园区中队中队长秦宝对该公司的现场作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进行检查。

纳溪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大队园区中队辖区内有重点工贸行业企业100余家,园区中队每月对企业进行双随机安全检查。同时,实行约谈机制,要求企业重视安全问题,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此外,对重点企业建立一企一档机制,了解企业风险点、重大危险源等情况,提升安全生产基层安全监管水平。

纳溪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大队园区中队是我市安全生产片区执法中队之一。据了解,我市建成乡镇安监执法片区中队25个,有效解决了基层安全监管执法“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全市片区中队检查次数、办理案件数和处罚款金额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6%、72%和67%,已成为安监执法“主力军”。

公式 推进安全教育体验进课堂 让安全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

在江阳区安全体验中心内,江阳区石寨中学初一一班50余名学生正在体验汽车安全带碰撞、三维模拟灭火等模拟项目。学生李涛说,通过体验智能烟雾等项目,了解更多消防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

江阳区安全体验中心是集宣传性、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公益性安全体验中心,分为交通安全主题馆、消防安全主题馆、综合安全主题馆,内有交通、消防、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领域安全宣传体验项目和警示教育影视厅26个、互动项目46个,各类设备177台(套),305件,主要应用场景模拟、互动体验、VR虚拟现实等展示形式。

截至目前,我市安全体验中心(馆)已建成3个,除江阳区安全体验中心外,还有龙马潭区安全体验中心、合江县安全体验中心。同时,正在建设泸县安全体验中心,拟新建纳溪区安全体验中心、叙永县安全体验中心。

此外,我市依托省级安全社区“建成1所安全示范学校”这一载体,在泸县潮河镇瓦子小学校、泸县城北小学校等建成微型的安全体验中心——安全教育体验室。以“安全知识教育+情景模拟现实”方式,让学生学习心肺复苏、正确使用灭火器、结绳自救等安全技能,学习如何正确自救与互救。

公式 探索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拓展应急救援广度深度

我市成功探索建成应对全灾种的一队多职、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逐步形成“全灾种、全天候、全领域、大应急”的救援机制。

10月17日,记者到泸县了解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泸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正在开展维稳防爆处突、森林火灾扑救、矿山事故处置等应急演练。据了解,该救援大队是以火灾扑救主力队、抢险救援突击队、维稳处突应急队、安全隐患巡查队、消防知识宣传队和人民群众服务队为主的“一队六职”的全能型应急救援队伍,是泸县应急救援的应急先锋和骨干力量。

泸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杨成说,泸县正着力建设应急救援队伍,除了综合应急救援大队,还有各社会救援力量。全县共有34支救援力量,2572人。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支社会救援力量,每支社会救援力量有百余人,由当地村民组成。泸县牛滩镇的摩托车应急小分队作为社会救援力量之一,是根据当地地形特点等而组建,队伍力量遍布牛滩镇各个区域,机动性强,信息源广。一旦发现险情,按就近原则,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由此形成县、镇、村三位一体应急救援格局,极大缩短救援、信息通报等时间。

此外,泸县探索建立由泸县总值班室为中枢机构的联动指挥中心,泸县应急联动指挥、警务联合作战、社会治理联勤的“三联”中心。整合公安、民政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职能和应急资源,拓展开设抢险救援、地震轻型搜救、维稳应急处突等“N”个专业职能,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同时,打通应急预警信息渠道,建立协同作战机制,山洪、交通道路等灾害信息,分别报送水务局、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部门,确保发生紧急情况,人员、装备、物资能快速集结,第一时间投入救援,实现“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