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界
电梯未定期维护存在安全隐患,怎么办?公共设施维护需要动用维修基金,怎么办?业主对物业服务有了新的需求,怎么办?
伴随城市的发展,小区数量激增,业委会应运而生,物业公司如雨后春笋,为城市注入活力。但其中也有“成长的烦恼”。有些小区的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之间权责不清、协调不畅、运行失范,物业管理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化解。大山坪街道从转变观念入手,投入资金,探索施行“一个平台+两张清单+双保证金制度”小区治理模式,取得了“1+1+1>3”的效果。
一个平台
双轨运行提高参与度
大山坪街道有280个小区楼院,商品房、安置房、老旧院落、散居楼栋混杂,人口流动性大。着力解决“业主参与率低、主人翁意识不强”问题,成为街道实施小区治理新模式的前提。
大山坪街道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收集社情民意,做好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指导员”,将“小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理念植入人心。
一个亮眼的平台打破僵局。大山坪街道自主研发“大山坪爱尚家园小区治理智能平台”,通过手机微信,以公众号内嵌平台方式,将选举表决、信息公开、意见诉求、生活服务等功能置于其中,以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务,建立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的联系,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
长江现代城小区有2009户近5000名居民,2017年选举业委会,街道、社区组织100多名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开展不记名投票,从早干到晚。而今年4月,小区逐步推广使用“大山坪爱尚家园小区治理智能平台”,目前已有超过半数业主注册使用该平台。利用这一平台,业委会在今后的选举中,从筹备倡议到选举投票、结果公示,都能清晰明了公开选举表决流程;再整合线下投票,届时换届选举工作只需几名工作人员就能完成。
不仅如此,平台从邻里活动、收集意见建议到生活服务,从物业管理条例、政策法规到经费收支,每一个事项都及时公开、有效监督。
“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双轨运行的模式,将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中“集中开会参与者少”“上门投票隐私和公正性保障不足”“意见诉求沟通不畅”等问题,极大提升业主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
两张清单
权责明晰提升透明度
提高了居民参与度,大山坪街道还着力增强小区善治透明度。
大山坪街道精心制作“小区表决事项清单”和“物业服务内容标准清单”,打通了创新治理模式的关键环节,让业主清楚小区管理主要是自治行为,让业委会清楚行使代言权是化解矛盾的桥梁,让物业公司清楚服务到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
“表决事项清单”明确规定了涉及组织管理、物业服务、设施设备、使用经费等6个类别的33个表决项目,将议事决策的主导权交还给业主,杜绝业委会“议事时拍脑袋决策、对业主拍胸脯保证、出问题拍屁股走人”现象,进一步规范了业委会运行。
今年中秋节,长江现代城业委会决定利用公益收益,为每家每户发放慰问品。如何征求居民意见?该业委会严格落实“表决事项清单”制度,利用平台进行公示投票,同时,对持反对意见的居民进一步收集诉求,为推进小区治理打下基础。透明化的制度受到了居民赞赏。
而“物业服务内容标准清单”是业主点单、物业接单、按质买单“菜单式服务”的直接体现。街道遵循“明明白白服务、自主自愿消费”的原则,创新制定“服务菜单”,将设施、秩序、保洁、绿化等物业服务内容划分为5大类10余小类,再按人数、次数、年龄以及其他要求等细化不同的标准设置约400项,配套对应的参考系数,业主通过菜单自由勾选项目,结合实际搭配组成本小区“服务清单”,经集体表决后交由物业公司提供服务。作为物业服务合同的重要附件,“服务内容标准清单”明晰了责任,让原本雾里看花的物业服务变得清晰可见、一目了然。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