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玉青
上周,体育培训俱乐部教练牟光强带着学生参加了四川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在结束几个月的中考体育培训后,他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其他培训项目上。2018年,牟光强所在的体育培训机构在篮球、足球培训的基础上拓展业务,首次尝试开办中考体育培训班,虽然只招收了十来个学生,牟光强仍从中看到了中考体育培训的广阔前景。
提升体考成绩
需求催生体育培训市场
最初向牟光强寻求帮助的家长,是想通过专业训练,提升孩子的体考成绩,以便在中考中占据一定优势。此后,有类似需求的家长和学生陆续增多,培训机构索性开班,为这群学生培训中考体考项目。
在第一批培训的学生中,有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希望通过长线训练,在中考体考中取得高分;也有步入初三年级、想通过突击训练多考几分的学生。在今年中考中,有一名学生从训练前的30分提升到了40多分。
事实上,中考体育培训早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学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体育成绩在中考中占一定比例,为了拿到体考高分,不少家长和学生主动寻求中考体考项目培训,中考体育培训市场应运而生。在许多一二线城市,中考体育培训市场已初具规模。“很多机构在开设篮球、羽毛球等培训课程的同时,将中考体育培训作为其中的一类课程,并且已常态化开展。”牟光强说。
“泸州的中考体育培训市场还未形成气候。”回泸州之前,牟光强在成都从事青少年体育培训工作,成都一个培训机构通常能招收100多名学生,泸州相应的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今年6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体育服务。“在社会、家长逐渐认识到体育培训的价值后,泸州的体育培训会像北京、成都、重庆等大城市一样发展起来。”市教科所德体艺室副主任鲜元说。
社会广泛关注
学生在训练中强身健体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综合对比2015年至2017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特征的抽查结果,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呈现稳步回升趋势。1985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和国家民委4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性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并把其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每5年公布一次调查结果。直到2010年,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连续25年下滑的现象才开始得到初步遏制——下滑趋势放缓。随之变化的,还有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注度在逐步提高。
体育在学生各个学习阶段占据重要地位、市场上体育培训机构遍地开花、青少年体育赛事发展如火如荼……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各个层面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越发关注。在泸州高中游泳培训班,教练王丛指导了一批又一批主动前来学习游泳的青少年。从教30多年来,他看到了学校、家长、学生体育锻炼观念的转变。作为体育教师的他,此前曾发生过自己的课被占,近年来,这样的现象几乎不存在了。体育教育受到学校重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逐渐提高。
刚放暑假,泸州高中高二年级学生胡力俨就主动报了游泳培训班。学习游泳对他来说既是强身健体,也是培养兴趣爱好。胡力俨平时是一个热爱运动的小伙子,“周末或者放假时,我都会约上同学一起去奥体公园打篮球或者羽毛球,运动能让人放松,缓解平时的学习压力。”
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教练程小家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运动中心训练,他们的初衷是不想让孩子在家玩手机、睡大觉,让孩子在运动中感受身体的变化。如今,运动中心多了不少因为想要强身健体、锻炼意志而前来训练的学生。
运动伴随终身
健康身体从娃娃抓起
在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体操训练馆内,市民王艳正在为5岁的儿子加油打气。上学期,王艳的儿子被选拔到运动中心学习体操,原来还担心孩子无法坚持,大半年过去了,孩子不但没有吵着回家,训练时还风雨无阻。
“体育锻炼是伴随终身的,孩子现在养成了运动习惯,不管能否成为专业运动员,以后都会坚持下去。”王艳说,让孩子到运动中心训练,就是希望他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培养坚强的意志,以后孩子想怎么发展,会尊重他的意见。
如今,越来越多家长关注孩子体质健康状况,他们认为,让孩子从小培养一项体育爱好没坏处。
如何让学生坚持一项运动?王丛认为,培养兴趣是关键。王丛执教以来,一直秉承让学生在游戏、愉悦中掌握技能的教学理念。在他指导的游泳队伍中,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深得学生们喜爱,让他们快速掌握了技能。“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兴趣培养起来了,体育运动就不会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鲜元说,一个强健的体魄,为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运动不仅能强壮筋骨,还能调感情、强意志,对人格教育也相当重要。体育运动一定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只要付出,就会收获健康,每个人都可以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培训兴趣展现自我,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