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森波) 7月17日,泸州合府置业有限公司经办人钟丽收到了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以前申请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要五六个工作日,现在太快了,只要1个工作日。”钟丽感慨的这个变化,得益于我市正向纵深推进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我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注重时间控制和环节控制。根据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把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一般政府投资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中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园区内工业、仓储及生产配套设施项目五类,随后把这些项目的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各审批阶段按照“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模式运作。“以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有81个事项,要填81份申请表、提供81套申报材料,现在把81个事项分为4个阶段,只需要填4份申请表、提供4套申报材料就可以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科有关负责人说。
我市已经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设置了泸州市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由发展改革、自然规划、住房城乡建设三个部门集体进驻,对上述4个阶段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阶段办理、材料网上流转、窗口统一出件”,每个阶段均实施“一家牵头、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也就是说,综合窗口接收材料后,将通过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联审平台同步推送给各相关审批部门,接到相关审批部门受理审批通知后,出具正式受理决定书。按照流程,审批工作结束后,由综合窗口统一出件。
同时,我市强化“多规合一”,统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各类规划,将“多规”所涉及的用地边界、空间信息、建设项目参数等多元化信息整合到“一张空间蓝图”上,并在图中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控制线、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控制线、产业区块控制线等控制线体系,统筹优化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上述负责人表示,这样做的好处是,企业生成一个项目,不需要单独去征求生态环境、自然规划等部门的意见,在这张图上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这又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
此外,在竣工验收阶段,我市推行联合验收。以前项目竣工后,需要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规划、人防、城管、园林、公安等部门分别去验收一次,现在是这些部门“抱团”一起去现场验收,一次性限时办结。
环节少了,审批时间就快了。据悉,没有改革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要288个工作日,而且这288个工作日还不包括中介服务时间。现在,一般政府投资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只要116个工作日;中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园区内工业、仓储及生产配套设施项目只要106个工作日,且全部包括了中介服务时间。
为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我市今年对工程建设项目(泸州市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审批制度实施全过程、全覆盖改革,全力以赴实现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四统一”。全过程即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全过程;全覆盖即覆盖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其他类型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