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7月26日

我市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达20个

上半年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约11.4亿元

本报讯(记者 罗森波) 今年上半年,我市江阳区分水岭镇、黄舣镇,纳溪区合面镇,合江县尧坝镇,古蔺县双沙镇纳入了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名单。至此,我市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达到20个。这是记者7月24日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的。

当前,我市正深入推进城市提质攻坚行动,通过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加强特色小镇培育,构建大都市区、县城、重点特色镇协调发展、功能互补的新型城镇体系。培育特色小镇,我市围绕环境“青而绿”、形态“小而美”、产业“特而优”、功能“聚而合”、机制“新而活”的思路,注重突出地域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用规划把小城镇的文化底蕴、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和产业特色亮出来,为小城镇建设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近年来,双沙镇因旅游而兴。如今,该镇又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以双沙场镇为核心,建设“小而美”的4A级“天然花盆”景区。同时,该镇将依托白马洞、景佳洞等天然溶洞,“九曲回肠”的白沙河,“九湾十八拐”形成的万亩菜花坝子,骆驼峰、狮子峰、裸缧峰、莲花岩、观音岩“三峰两岩”,以及毛泽东驻地旧址、红军总司令部驻地旧址等红色遗址,打造“户在景中居、人在画中游”的田园景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小镇。

我市已经把小城镇分为旅游休闲型、观光农业型、商贸物流型、加工制造型、科技教育型及文化创意型等类型,进行特色培育发展。同时,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扩大管理权限、改革财政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保障发展用地、深化户籍改革、推进区划调整、培养引进人才、优化机构设置、完善运行机制9项改革措施,为特色小城镇发展制定系统配套促进政策措施。

今年上半年,我市20个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约11.4亿元,带动全市小城镇建设投资约14.5亿元、特色产业发展投资约20亿元。下一步,我市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和特色小镇的示范作用,强化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逐步形成“多点”支撑、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