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虹
昨(24)日,记者从全市组织工作半年调度暨标准化建设推进会上获悉,下半年,我市组织工作要在抓好面上工作整体推进、全面完成的同时,重点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选人用人专项巡视整改、组织工作标准化建设、“六大攻坚行动”组织保障、国有企业调研后续工作、农民工党建、“酒城先锋+五大攻坚计划”等重点工作。
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注重开门教育、问题导向、分类指导
市、区县两级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联系群众更紧密、矛盾问题更突出、整改落实更具体。
要根据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主动作为、及早谋划,提前做好征求意见、研制方案、调查研究等工作,更加注重开门教育、问题导向、分类指导,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突出主题主线,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全过程各方面,有效抓好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
强化领导和指导责任,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组织领导作用、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指导作用、巡回指导组督促指导作用,督促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抓调研、从严从实抓整改,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推动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头学深践悟、笃信笃行,带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抓实选人用人专项巡视整改 四个举措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对省委选人用人专项巡视反馈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照单全收、立行立改。
提高站位抓整改。把问题整改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尺,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
领导带头抓整改。要建立“一个问题由一名部领导牵头、一个科室负责、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列出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方案,限定整改时限,确保不折不扣整改到位。要突出抓好违规兼职整改和挂职清理消化,各区县要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讲条件,按照“逐步消化存量,有效杜绝增量”的原则,抓推进、抓清理、抓整改,确保经得起检查。
举一反三抓整改。在推进巡视整改的同时,要主动自查自纠、举一反三,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工作全面提升。
完善制度抓整改。贯彻落实好《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研究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建设分析研判办法》《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实施办法(试行)》《县级和科级干部选拔任用规程》等配套制度,提升干部选任规范化水平。
抓实组织工作标准化建设 把握“三个原则”精准发力
今年是“组织工作标准化建设年”,这是贯穿全年组织工作的主题,要突出标准化建设这一主线,精准聚焦、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在推进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三个原则”:
突出务实管用。围绕服务中心,突出问题导向,以巡视整改为契机,按照“一项工作一个流程一套模板”的要求,分层分类制定工作操作流程,制作配套文书模板、格式模板,促进干部选任、基层党建、公务员管理等各项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全面提升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
强化协调配合。推进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市组织系统的共同努力,以市上为主,区县、园区、部门积极参与。在工作中要加强对接、加强沟通,好的措施、好的办法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完善提升。
注重总结提炼。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坚持“边推进、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及时总结提炼标准化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理论提升。
抓实“酒城先锋+五大攻坚计划” 打造一批示范点 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年初对实施“五大攻坚计划”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下发了《实施基层党建“酒城先锋+五大攻坚计划”的通知》,关键是抓执行、抓推进、抓落实。
要压实工作责任。把“酒城先锋+五大攻坚计划”纳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纳入市委综合目标考核中组织工作的考核内容。区县的组织部长、部门的机关党委书记、基层的组织委员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按照农村、城市基层、机关、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五个方面,列出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
注重以点带面。要瞄准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各县区、园区、部门要根据自身优势领域,打造一批示范点,以此带动和推动面上工作。
要强化比学赶超。市上将分领域适时召开“五大攻坚计划”推进会,形成比学赶超、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浓厚氛围。
抓实“六大攻坚行动”组织保障 排兵选贤任能培训提能引才聚才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全市组织系统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紧扣中心大局排兵选贤任能。要坚持把研判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统筹推进干部工作季度报表与市管领导班子定期调研,进一步增强配班子、选干部、建队伍的前瞻性、主动性、科学性。
紧扣中心大局培训提能。研究制定《2019-2023年泸州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围绕工业经济、城乡规划、经济金融、项目管理,开展多层次干部培训,提升各级干部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按照“省内一流、国内闻名”建设目标,加快推进“两院三馆一址”特色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特别是四渡赤水干部学院和护国人文学院后续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党性教育目的地。
紧扣中心大局引才聚才。围绕“三大千亿产业” ,积极搭建人才招引平台,组织开展上市企业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泸州行活动,积极参与港澳活动周、海科会、海交会等活动,依托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招引人才,大力引进产业发展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要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出台加强古蔺叙永教育、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内育外引,补齐乡村振兴实用技能人才短板。
抓实国有企业调研后续工作 让市属国企领导班子领导人员 管理有规可依
前期,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国资委等部门,对27个市属国企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要把调研的成果运用好、发现的问题解决好,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关键重点,从制度机制上让市属国企领导班子、领导人员的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梳理汇总。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逐一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存在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确保底数清楚、情况明确。
分类施策。在梳理汇总的基础上,会同市国资委等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工作建议,进一步强化国资队伍建设、强化国企党建、强化权力运行监管,逐步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现代管理体系。
建章立制。坚持市场化导向和规范化运转,规范市属国企领导人员管理,完善有关管理制度,让市属国有企业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人员配置更加高效、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健全,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抓实农民工党建工作 解决好“底数清”“引得回”“留得住”问题
当前,在推进农民工党建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摸清底数难、短期回引难、选任村干部难“三难”。全市组织系统必须迎难而上、克难而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针对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解决好“底数清”的问题。省委组织部专门建立了优秀农民工数据库,要定期采取电话跟踪联系、入户走访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优秀农民工变化情况,更新数据库,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提供政策支撑。
解决好“引得回”的问题。要建立重点对象定向回引机制,“实名制”建立管理清单,“一人一策”制定回引措施。特别是要着眼两年后的村换届需要,从中筛选确定一批政治素质好、回乡意愿强、能力素质强、创业基础强的优秀人才,作为村支部书记的重点培养对象,每人明确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结对联系,针对性开展回引。
解决好“留得住”的问题。实施农民工党员发展专项计划,每年拿出农村发展党员总数50%以上的指标优先发展农民工党员。实施农民工后备力量培育计划,重点选拔一批35岁左右、高中文化程度以上、有能力有觉悟有志愿为家乡服务的农民工,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确保每个村发展2名以上农民工后备力量。今后凡是村“两委”班子出现空缺时,原则上从优秀农民工中补充选配,不断提高农民工村干部比例。要强化政治激励,积极推荐优秀农民工村干部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大力选树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