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简放鹏 摄影报道
近日,站在古蔺县双沙镇观景台俯瞰,坝子农田上的万亩水稻秧子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除了绿油油的基本色外,由紫色水稻组成的“画里乡村”图案,让人耳目一新。
据了解,“画里乡村”是古蔺县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更是红色文化滋养下双沙镇的形象招牌。凭借场镇两边乌蒙山区少有的平坝地形,双沙镇设计出油菜花田图案,指导村民栽种出“生态文字”。每年3月,双沙镇上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花海中的“画里乡村”图案气势恢宏,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观赏。每年的菜花节有上千万元的旅游收入。
为了让双沙镇下半年增添新的观赏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双沙镇设计在稻田里种出“画里乡村”这一创意。紫色水稻版“画里乡村”占地面积达到100亩,每个字有3个篮球场大。
这些字体和图案是如何种出来的?古蔺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长陈晓东告诉记者,先要把字划在纸上,把纸上的图案固定在稻田里,再进行紫色水稻育苗,稻秧长好了移栽,文字图案实的部分栽上紫色水稻,虚的部分栽上一般水稻(绿色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紫色水稻组合的文字图案就变得立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