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森波
目前,泸州国家高新区麦穗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泸州云丞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将迅速“扩容”。该公司总经理童培说,公司正优化产品结构,除继续扩大手机主板、结构件等手机半成品以及智能手机整机产品生产规模外,还将积极拓展教育信息化产品、智能物联网产品市场,力争今年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5亿元以上。
高速发展的智能终端产业正为泸州绿色产业代言。
“绿色产业是绿色发展之基。”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产业作为强劲支撑,加快发展绿色经济,让“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现在,泸州产业回归生态“本色”、凸显生态“特色”,结构更优了、动力更足了、实力更强了、效益更高了。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记者从泸州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获悉,我市近年来通过充电设施建设,促进了全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有3000多辆新能源汽车,累计充电电量超20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省燃油600万公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2万吨,为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几天,泸州浩宇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又有不少新能源电动汽车下线。近年来,这家位于泸州国家高新区的电动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企业,不断创新产品门类,货车、高尔夫球车、警用巡逻车等产品畅销国内外。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泸州围绕智能终端、大数据、北斗导航、物联网四大领域,加快打造千亿电子信息产业,建设以泸州国家高新区、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江南科技产业园、纳溪经开区为主体的“一业四园”产业布局。《2019年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又为泸州护航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要强化服务意识,贴身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消防、环保、税务、保险、统计等服务,将服务范围扩张到企业的招引、建设、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为企业提供高效率、高质量服务。(紧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