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7月15日

1670个中药材蜡叶标本 亮相各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

本报讯(赵秋 记者 刘墨) 古蔺的赶黄草、合江的金钗石斛、叙永的天麻……这些我市的特色中药材长什么样?有哪些用途?近日,我市委托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在本地采集中药材植物,精心制作成1670个中药材蜡叶标本,全部下发到各市级、县级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内容进行展示。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形成结构复杂的生态体系,生物多样性程度高,中药材资源丰富,野生中草药材有1000多种,是我国最主要中药材产区——川药产区的重要区域,也是四川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泸州)示范基地。此次下发展示的标本中,有我市的道地中药材10余种,如金钗石斛、赶黄草、青果、佛手、天麻、白及、黄精、枳壳、栀子、荔枝核等,以及其他国家药典收载的我市特色中药材40多种。通过中药材的腊蜡叶标本,可提高市民对我市特色中药材的认知度,进一步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是重要的卫生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中药材蜡叶标本是最具实效性的、承载丰富中医药信息的实物标本。”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税丕先教授介绍,此次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由药学院的40多名师生历时近1年完成。师生们深入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等药材产地,根据药材生长时节,按照有花、叶、果等国家级标本制作标准采集药用植物,通过修剪、压制、干燥等程序手工制作完成。所有药材标本均标示了药材的名称、产地、功能、主治范围等信息,市民可通过标本更直观地了解泸州特色中药材的基本用途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