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7月15日

瞄准目标 泸州铿锵前行

(上接第一版)

据悉,南郊二水厂(二期)工程自开工以来,兴泸水务集团对照目标,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工程建设。兴泸水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廖星樾告诉记者,截至6月底,工程主体已初见雏形,净水构筑物完成进度的75%,厂区管道安装完成进度的50%,提前完成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任务。

公式 生态环保提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绿水青山既是市民期待的自然财富,也是社会财富,更是经济财富。

“泸州城市提质首先是生态环保提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水污染防治放在河(湖)长制六大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夯实城市生态基础。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严格落实责任,统筹安排河(湖)长制工作,做到重大方案亲自研究、重大问题亲自解决、重大事情亲自调研,积极推行挂图作战的措施办法,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推动工作,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5月8日,长江泸州段河(湖)长制工作现场办公会上,市委书记刘强对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生态环保提质提出了具体要求。

扎实推进城市提质攻坚行动,除了要突出项目建设和城市管理,还要突出生态环保,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我市持续抓好长江经济带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协同推进生态修复、资源保护、污染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努力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据了解,为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我市开工建设二道溪污水处理厂截污干管(复线)工程,该工程范围为龙涧溪截污干管设计终点至二道溪污水处理厂;截污干管总长约9.68km,其中明挖段约3.15km、顶管段约4km、压力管段约2.53km,并包含提升泵站1座、3处架空段。据市建管一中心现场工程师黄建介绍,本次设计截污干管上游主要服务范围为城北片区及中心半岛组团北侧区域。随着区域发展和近期的开发建设,龙涧溪排水分区即将有大量污水通过现状管径为1.2m的原截污干管输送至二道溪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该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提标扩容。本次建设复线管,将上游污水接至新建复线管,本次新建复线管也收集沿线的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后的污水,最终将收集的污水排至二道溪污水处理厂。

“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明挖段(含压力管)2289米,顶管完成1407米;提升泵站设备安装完成,进水沉井基本完成,设备用房基础完成。预计12月底完成管道主体工程建设,实现通水功能。”黄建告诉记者。

公式 项目建设紧锣密鼓,进一步彰显城市发展活力

一场夏雨刚过,酒城的太阳又开始耀眼起来。7月10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泸州长江六桥项目部副经理兼主桥项目经理方涛,拿着手持式温度测量仪往钢板搭成的附属结构上一测,63.5℃。

“因为是钢板搭建的,最热的时候地面超过70℃,施工时大伙儿即使穿着鞋,也觉得脚底板烫。”方涛说。

在泸州长江六桥建设现场,工人们正顶着烈日,交替作业,井然有序地施工。该桥作为连接城南、城西的重要通道,目前整个项目进展顺利,正在快速推进。

据方涛介绍,今年上半年,泸州长江六桥主桥完成了MP1-MA7共计107根桩基(100%),MP3、MP4墩钢围堰制安与下放、封底灌注、承台及基座,MP5墩的0#支架和盖梁及下横梁钢筋制安;北连接线完成了路基、桥梁、地通、挡墙等全部主体土建工程,路面工程完成60%,机电、交安、人行道等附属工程完成70%;南连接线也基本完成了路基、桥梁、地通、挡墙等全部主体土建工程,路面工程完成30%,附属工程正在实施;滨江路已完成路基、挡墙、桩基托梁,路面工程完成50%,雨污管网完成85%,机电、交安、人行道等附属工程完成75%。

目前,恰逢长江汛期和高温天气,为保障工程能顺利进行,施工方采取了三班倒、错开高温时期作业等方式,确保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安全有序地推进。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的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方面,长江六桥及连接线、二环路和医教园区等重点城建项目正全力推进,茜草滨江路、千九路、茜草东区和北区市政道路已开工建设,沱江五桥、长江五桥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在基础承载能力提升方面,完成龙马潭区关口交叉口(一期)、酒城大道与康城大道交叉口等城市节点改造,龙马大道红星路口、玉带河小学等人行天桥已开工建设,四川警察学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过街通道竣工投用,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正在全力推进,玉带河湿地公园(三期)、长江湿地公园已经竣工。在城市环境优化方面,完成龙透关公园申报四川省重点公园,加快长江湿地公园建设,持续打造“两江四岸”百里绿色长廊、滨江公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