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国良 梅影 摄影报道
六月的泸州,温暖湿润,酒香远飘。6月30日,第二届中国“酒大腕”文化艺术节在酒城泸州举行,全国各地酒界大咖、嘉宾,以及外宾朋友齐聚一堂,参加中国酒城夏日盛宴。
本次“酒大腕”文化艺术节,是由中国副食品流通协会、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指导,上海市名俗文化学会、中国沈酒集团主办。本次艺术节内容丰富,有白酒品评知识暨营销知识培训会、中国沈酒新品国家级专家品鉴会、国家级品酒师培训讲座、中国白酒文化“传承与弘扬”高峰论坛以及印象沈酒之夜等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中国沈酒携手八方“酒大腕”力量,分享白酒文化、白酒鉴评、营销传播等内容,共同领略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感受传统酿酒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酿酒大师、酒届泰斗齐聚泸州,赖高淮、胡永松、白希智、邹祖贵、沈才洪、栗永清、吴晓萍、程劲松、钟杰、沈毅、赵金松11位白酒专家,对中国沈酒集团沈子国酒庄的酱香、浓香、沉香、兼香四款酒进行专业品鉴并颁发鉴评书。同时,围绕“中国白酒文化与美好生活需要”和“中国白酒酒庄与业态重构”两大主题,展开对中国白酒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探讨。
中国沈酒集团董事长沈鸿林认为,白酒酒庄模式是中国白酒最好的表达方式,酒庄是世界酒企通用表达语言。在法文中,酒庄是城堡,通常归土地占有者,在土地上进行酿造所需要的原料种植、酒类灌装的全部过程,是一个独立生产的单位。所以,与普通工厂化酿造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白酒需要一种更为新颖的品质表达方式和世界通用表达语言,白酒酒庄文化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方式。”
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领导表示,泸州作为中国酒城,在新经济环境下,要更加突出泸州的桥头堡和引领作为,为促进泸州酒业和中国白酒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品质需求做出努力。(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继瑞对(中国)消费经济学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就中国白酒品质、文化、产业三大自信和中国白酒行业发展进行了阐述。杨继瑞认为,中国白酒品牌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牌,中国白酒具有多重含义,极具收藏特性。赋予白酒收藏性、多样性特质,让中国白酒品牌走向奢侈品牌,让中国白酒具有多重表达,泸州有责任、四川有责任扛起中国白酒奢侈品牌建设的大旗。
当晚,活动盛宴——第二届“酒大腕”文化艺术节暨印象沈酒之夜在沈子国酒庄举行,以《大腕云集·文化传承》《中国沈酒·家族传承》《中国传统·血脉相连》三大篇章为主线,演绎了沈酒人代代相传、传承至今的精湛酿酒技艺和匠心精神。
据悉,第二届中国“酒大腕”文化艺术节的“酒大腕”,是从民俗“九大碗”演变而来。这个被沈酒与沈酒人沉淀并升华的、极具代表性的命名,不仅是中国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酒文化的浓缩,也是继数百年来“九大碗”与2016年首届中国“酒大碗”文化艺术节的延续,更是对泸州当地传统饮食民俗的传承与弘扬、创新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