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春 杨科琴
本报记者 蔺艳霜 文/图
“这是典型的推诿扯皮、执行不力、官僚主义!是典型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必须严肃问责!”日前,泸州国家高新区纪工委书记、监察组长,在调查处理位于江阳区泰安街道的一处非法弃土场时严厉指出。查清事实后,纪工委责成在弃土场监管中推诿扯皮的单位作出深刻书面检查,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
这只是泸州国家高新区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园区纪工委成立以来,通过做实“两个监督”、着力“三个加强”、筑牢“四道防火墙”,实现了监督工作有实招,专项工作有特色,深化工作有质量。营造了风清气正、崇廉尚法、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园区未发生一起腐败案件,无一人受党纪处分,为泸州国家高新区冲刺“千亿园区”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打好“组合拳” 做实“两个监督”
今年初,泸州国家高新区主要负责人在园区党建经济工作会上,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党建工作、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并为园区广大干部职工上了一堂深刻的廉政党课。该负责人提出,园区今年在从严治党上要见成效,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园区的党政班子建设成为务实高效、担当作为、创新奋进的班子;把园区的干部队伍建设成敢于担当、作风优良、能打硬仗、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
按照这个要求,泸州国家高新区纪工委坚持打好“组合拳”,做细做实“两个监督”。一是做实政治监督,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扭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龙头,把抓好政治监督、督促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二是做实日常监督,让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重点抓好党工委班子及其成员的日常监督,关键抓好部门和下属单位“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抓好普通干部的监督。
为了提高监督质效,泸州国家高新区纪工委还创新使用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两翼共振两种手段,强化监督检查。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审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结算、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依纪依法开展纪检监督和审计监督。通过审计手段做深做细监督检查,运用大数据比对精准防控廉政风险,发现违纪违规问题;通过纪检监察手段督促整改、问责问效,有效破解纪检监察工作缺乏抓手、浮在面上、反应滞后和审计监督工作缺乏力度、震慑效果不佳的问题。
今年1至6月,泸州国家高新区纪工委牵头督查重点项目12个,涉及投资45亿元,对因庸懒散浮拖软、推诿扯皮、执行不力,造成项目滞后、工作不落实的单位进行了督促整改;对4名干部进行了约谈;责成6名干部和1个单位写出书面检查;函询1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书面诫勉3名干部,处理信访件涉及25人。
“现在有了‘紧箍咒’和‘硬杠杠’,虽然责任更大了,但工作却省心多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前怕狼、后怕虎。”泸州国家高新区一名干部如是说。
构建“新模式” 着力“三个强化”
泸州国家高新区是泸州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龙头企业多、产业链丰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因此,泸州国家高新区纪工委紧紧围绕园区特点,构建纪检组织建设新模式,深入到园区企业指导纪检组织建设。目前,泸州国家高新区5个企业党委、22个企业党支部都设立了纪检组织,实现了“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纪检监督”。
泸州国家高新区监察审计局局长告诉记者,以智能终端为例,为了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园区通过“三个强化”,切实做好智能终端企业自建享受政府补贴项目的审计服务工作,有力助推了智能终端企业投产见效。一是强化跟踪服务。到上海与德、迪信通、驰腾科技等9家在建、续建智能终端企业调研,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对企业自建享受政府补贴项目的结算报审工作进行现场指导。二是强化协调互动。主动与相关单位和部门沟通,及时召开智能终端企业、管委会相关部门和审计中介机构三方协调会,下沉解决项目审计、补贴资金兑付中遇到的问题,尽量减少企业办事过程中的资料重复报审和多头标准。三是强化规范高效。制订出台《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加强审计中介机构管理,严肃审计人员工作纪律,严防审计过程中的吃拿卡要和违规勾兑。坚持依法规范与灵活高效相结合,以保障补贴资金效能和企业权益为原则,妥善处理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审计服务“高、新、快、特”。
同时,泸州国家高新区纪工委督促各部门、单位,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积极推进“一窗通”“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每季度组织企业开展一次政务服务恳谈会,对“企业保姆”进行业务培训和背对背评议,有效改善了园区软环境。目前,泸州国家高新区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过去的167个工作日压缩到了59个工作日,商事登记“多证合一”整合了15个部门的33个证照和备案事项,得到入驻企业的好评。
采取“多形式” 筑牢“防火墙”
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过程中,泸州国家高新区纪工委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党风廉政建设始终,突出源头防范,采取“多形式”,筑牢了四道“防火墙”。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筑牢思想上不想腐的“防火墙”。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党风廉政专题教育,在泸州国家高新区门户网站上开设“廉洁高新”版块,报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动态,并公开举报电话。为每名干部订购《宪法》《监察法》等学习资料,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三进”活动。
二是持续正风肃纪,筑牢行动上不能腐的“防火墙”。针对违反工作纪律、公款旅游、违规发放钱物、窗口部门和行业作风问题等较为突出的“四风”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找出风险点,分类列出负面清单,进行针对性防控,做到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从以前的“一案双查”提升到了“一案三查”。通过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约谈提醒”成为常态。
三是严格督查督办,筑牢跟踪监督“防火墙”。泸州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督查督办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对党工委和管委会议定的重大事项、主要领导交办的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采取现场检查、查阅资料、走访调查、收集报表等方式,开展全面督查督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每月有收集汇总,每季度有讲评通报”。
四是依托华为“政务云”,筑牢精准监管“防火墙”。充分发挥园区与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长期合作和属地保障优势,构建大数据统计监测体系。依托中关村因果树等投资及企业信息大数据平台,从海量数据仓库中整合涵盖1000个细分行业、超过3000万家企业运营数据和数万家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数据,在招商工作中核实分析企业运营各类数据,实时跟踪更新每个项目的状况,严把企业准入关。同时,运用sql sever系统进行原始数据提取,通过编写数据比对程序,确保每个数据的真实性,并对数据之间的数理关系进行相互验证,如果出现数据疑点,就能发出风险警示。目前,园区纪工委通过大数据分析,已对4个廉政风险点进行了预警,2个问题已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