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马镇大池社区(原纳溪县文昌乡)街口,至今还能看到一棵老黄桷树,树上醒目地挂着一块牌子——“红军树”,表明了它的特殊身份。“当年,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来到文昌宫休整,有战士就曾在这棵树下休息。”纳溪区党史办副主任刘学奇指着这棵老黄桷树,给大家讲起了当年发生在这里的红军故事。
1935年9月16日,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从长宁出发,经江安踏水桥进入纳溪县南部,中午一举占领水口寺,游击纵队在水口寺休息两三个小时后,便向文昌宫进发。当时,文昌乡乡长姚联级得到游击纵队即将赶到文昌宫的消息后,闻风而逃。游击纵队到达文昌宫已是下午4点多,由于国民党的欺骗宣传,有的群众跑到山上躲避。银匠胡银清在街上摆了一个修理摊,他看见红军后,正收拾东西准备跑,红军战士上前和善地对他说:“不要怕,我们是保护老百姓的。”
到达文昌宫后,游击纵队战士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红军的革命宗旨,还帮助当地群众打扫房屋、挑水等,看到红军确实和国民党军队不同,群众才安心下来,当地一位铁匠铺老板还用自己的炉火为游击队做了饭菜。红军在文昌宫休整期间,没有一名战士进入群众家里休息,全在街边、屋檐下休息,当地群众自发将家里的谷草、被子提供给游击纵队的战士。
半夜12点,游击纵队集结,悄悄离开了文昌宫。第二日清晨,群众打开房门才发现游击纵队早已离开,战士们把用过的谷草、被子整齐地放在每户群众家门口,街道也被他们打扫得干净整洁。
此后,当地群众为了记住这段历史,便将街口的老黄桷树命名为红军树。
1935年9月17日凌晨,游击纵队二支队六大队大队长兼指导员曾广胜率领部队走观音沟,出红岩子,经望乡台,一路急行军20里,直奔纳溪县上马场,直接攻打上马乡公所。游击纵队赶到上马乡公所时,正碰上驻守保安大队的一个分队换班站岗,队丁杨虎均刚开门站岗,便被红军一枪击毙。其余驻守的队丁听到枪声后慌作一团,胡乱地向四处放枪,游击纵队战士冲锋直上,吓得保安队丁涌出后门纷纷溃逃,不少队丁甚至连裤子都没穿好,狼狈不堪。
游击纵队占领了上马乡公所,将驻守的一个保安分队赶跑。此次攻打惊动了十里外驻叙蓬溪的保安队打来电话询问,游击纵队假借保安队的口吻回答“平安无事”,迷惑敌人,随即砍断电话线杆,切断了敌人的通讯。
游击纵队占领上马场后,一面高举“开辟旧世界,改换旧山河”的红旗,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张贴“我们不是土匪,是工农红军,我们的任务是打土豪劣绅,为穷人翻身”的大幅标语。一面向群众了解当地情况,惩治了一向盘剥群众的绸缎庄老板鲁相云,并把他家的布匹和钱粮分给当地群众。
随后,游击纵队向叙蓬溪进发。行至鹿子背时抓住一侯姓的收“红灯捐”的委员和鲁湘云的徒弟刘少宜,问明情况后,枪毙了侯姓收捐员,放走了刘少宜。所到之处,宣传革命、除暴安良,群众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