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婷
我市竹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市又将有哪些“放管服”举措?在7月9日召开的市政府八届66次常务会议上,审议了这些事关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议题。
年底前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100%
市政府八届66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泸州市推进“放管服”改革2019年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2019年年底前,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6%,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围绕这一目标,方案提出了聚焦企业关切,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释放更大活力动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市场监管;优化社会服务环境,为群众办事生活增加便利;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及激励创业创新,促进就业创业降低门槛六个方面的内容,并细化成32个具体任务。
针对群众办事方面,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坚持“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盖或替代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部门核查的一律取消,开具单位无法调查核实的证明一律取消”的原则,市、区县政府统一公布证明事项取消和保留清单,实行清单之外无证明。
加强材料共享复用,推动证照、办事材料、数据资源共享互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举证。力争年底前,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所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
四大提升行动,助推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八届66次常务会议原则审议并通过了《泸州市支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大力实施竹林基地高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竹产品加工高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竹文旅融合高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竹产业品牌高质量提升四方面制定了16条具体政策,并予以支持。
我市鼓励新建竹林基地,由区县政府组织验收;区县政府整合中央、省项目资金按不低于500元/亩标准一次性给予项目实施者补助。对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在区县自查验收的基础上经市上抽查合格后,市级财政按100元/亩给予区县补助。对达到省级竹林小镇、竹林人家和4A级竹风景区标准的,经省上命名后,市级财政对竹林小镇和4A级竹风景区一次性补助100万元/个。
此外,依托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综合优势,规划建立区域性竹产品综合市场和竹产品交易展示中心,对投资方按照项目总投资的10%-30%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鼓励企业入驻交易中心,对达到相关条件的给予免租补贴。
《泸州市支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4年。该政策印发后,原《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不再执行。
3条高速公路闭合区内为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
市政府八届66次常务会议原则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的通告》。
根据通告,厦蓉高速公路(仰天窝枢纽至白鹤林枢纽)、成渝环线高速公路(白鹤林枢纽至分水岭枢纽)、蓉遵高速公路(分水岭枢纽至仰天窝枢纽)围合的区域为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简称“禁用区”)。
通告中所指的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为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2009年10月1日前生产)的使用内燃机为动力的工程机械,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工程起重机械、综合机械、演示机械、路面机械、桩工机械、凿岩机械。对违反《通告》规定的,由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应急抢险救灾工程不受上述要求限制。
通告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3年。